前天傍晚,一场名为“三人行——论古今江苏名作家”的讲座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尽管同一时间还有其他精彩的讲座,但不少喜欢江苏的香港市民及访港旅客还是选择了听这一场讲座。当同为南京籍作家的叶兆言、葛亮与香港作家马家辉相聚在香港书展。“这场讲座肯定很精彩,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叶兆言和葛亮是两代南大中文系毕业生。”主持人马家辉向大家打包票说。
叶兆言对于江苏肯定是十分了解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江苏读本》这本书了。昨天,他也简单讲了一下江苏的由来。叶兆言表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画了一个圈,这是明朝的策略。清朝推翻明朝后,把南京这个区域改为江南省,后又把朱元璋所定的“大南京”化成两个区域,靠东的地方就是江苏,靠西的地方就是安徽。“当时选了江宁府的江和苏州府的苏,组成了江苏,这样清朝初年有了一个江苏省。”
叶兆言表示,六朝时期属于江苏区域大开发的时期,明朝发展最好。江苏的名人也与此相关。例如,唐朝时期的“名人录”,排在前面的是陕西、河北、河南。而到了明清,江苏就开始排在前面,其中清朝状元最多的省份也是江苏的。
土生土长的南京作家叶兆言对于生活的城市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南京是适合生活的城市,对于普通人或是搞艺术的人都适合。”谈起与北京、上海的比较,叶兆言表示,无论是写作、美术,还是书法,南京的压力小得多。
“我时常和朋友讲起,写作其实是娘们做的事,整天宅在家里写,就像一个宅女。”叶兆言调侃说,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在南京这样一个历史厚重的城市,作家会在心灵深处走得远一点。此外,叶兆言认为,南京很淡然不“势利”。
大学毕业后就来港念书的葛亮写作始于香港,但写的内容却是关于南京的故事。
葛亮表示,叶兆言的讲解为认识江苏架起了一个宏大的骨骼。“印象中的江苏作家有通透、体透的感觉,作品大多写的有血肉,有温度。但也有一点点自我边缘化的倾向,与时代有点格格不入。”葛亮称,历史上的江苏作家很少有飞黄腾达的,生活一般都很平淡。
随后,他提到了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据悉,归有光一生仕途不太顺,他会试落第八次,60岁方成进士。葛亮认为其作品并没有提及时代的大开大合,或是针砭时事,而是带有个人温度的东西。
在葛亮看来,祖籍江苏的钱钟书、杨绛夫妇堪称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我更喜欢杨绛先生。”据葛亮介绍,杨绛属于水象星座——巨蟹座,巨蟹座的人性格宽容,充满爱心,而杨绛正是聚集了巨蟹座的几乎一切优点。“钱钟书先生作品成就的一半得归杨绛。”葛亮解释说,在钱钟书潜心写作的时候,同样才华横溢的杨绛甘心为其买菜做饭,包揽一切家务。
杨绛的《我们仨》广为人知。在葛亮看来,虽然里面有时代的印记,但作品的温度一直没变,“乃至现在,老人的生活状况也一直如此,淡和、通达。”
快报记者 鹿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