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买房者不符合贷款条件,开发商仍然坚称可以帮其办理贷款。买房者付了几万元定金后,往往在银行审核环节被卡,开发商又以消费者违约为由,拒绝退还定金。消协表示,开发商单方决定不退定金不合法,消费者在付定金签合同前,最好与开发商协商向贷款指定银行提供一份详细的说明材料,请银行进行初步核审,确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工作不满一年贷不到款
耿女士在3月24日订购了锦海尚城一套商品房,在订房时她明确告诉售楼方自己在常州工作不满一年,不能办理商业贷款。但售楼处工作人员称可以帮其办理商业贷款。耿女士便欣然签下定金协议,预付定金2万元,签署预售合同,支付购房款日期是2012年3月29日前。
到了3月29日,售楼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耿女士,通知耿女士前去签订购房合同,并特别要求她另带8000元补交个人税款。
对此,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耿女士在常州工作不满一年,不具备申请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的条件,这8000元是用来帮助耿女士采取措施补足一年的公积金和社保基金,使她满足贷款的条件。
耿女士感觉到这种做法风险较大,提出了取消购房协议返还定金的要求。但售楼方不同意,双方达不成一致意见,耿女士便向消协投诉。
消协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即到售楼处了解情况,并向相关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方面明确,像耿女士这种情况一定无法办到商业贷款。经调解,房地产公司退还耿女士定金20000元。
在校学生也能贷款买房?
去年年底,常州在校学生施同学收到武进某楼盘发的一张售房优惠广告,觉得非常实惠,就萌生了买房的念头。在售楼处,施同学对销售人员介绍的房子非常满意,由于购房需要贷款,考虑到银行要审核,施同学坦言自己还是在校学生,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能否办理贷款成为交易的关键。但销售人员保证办理贷款没问题。于是,施同学交了定金2万元,并签了购房协议。银行在审查环节发现施某的身份,拒绝放款。施同学只好要求退房。开发商称是施同学一方违约,只肯退一半。双方争执不下,施同学向武进消协求助。在消协的调解下,开发商退还了施同学的2万元定金。
宗晓网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