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我们能人工增雨
能不能人工驱霾?
孩子们走进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散雾机驱霾”的妙想获得称赞
  小朋友参观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老师,有没有一种炮弹,像人工增雨一样,一打上天就可以把大雾驱散了,这样我就不用戴口罩了。”今年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昨天,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带着30名渊声巷小学学生,走进了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带着对风雨变化的好奇心,孩子们一边兴高采烈地参观,一边“十万个为什么”地提问。在现代气象探测仪器馆,渊声巷小学四(2)班的毛熙程同学关于“散雾机”的提问,让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老师连连称赞,“孩子,你的愿望很美好,将来就靠你们发明创造了。”

  重新认识竺可桢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大门口,有一尊人物雕像,走近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他的名字“竺可桢”。

  语文老师谢阳镇介绍说,四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第一朵杏花》,写的就是竺可桢先生一丝不苟钻研气象学问的故事。“对了,我也有一个问题。”谢老师也提问说,“课本里介绍,竺可桢还是‘物候学家’,该怎么向学生解释‘物候学家’,我一直在查资料,但还没找到确切答案。”

  韩桂荣老师娓娓道来,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北极阁气象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那就是记日记,在他的日记里,不仅有每天的天气状况,还会记录下花儿是何时开放的,树苗是何时发芽的,长年累月,他便从中总结出生物与天气的一些规律和经验,这就是物候学。”

  高科技地球仪,让孩子们爱上地球

  走进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就仿佛置身于一部鲜活的中国“气象史”。不过,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亮点来自科技厅。这里有一颗硕大的发光球体,站在它面前,孩子们仿佛置身浩瀚宇宙,远远地看着地球。“这是一个价值百万的高科技球形视频播放系统。”博物馆讲解员张娟讲解说,它能模拟地球,清晰地显示出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态、温度变化、资源分布等,演绎出风雨变幻、台风冰川移动的动画,还能实时播放当前的卫星云系图。

  在播放“地球水资源和温室效应”动画时,同学们惊叹道,地球水资源中只有3%是淡水,其中还有大部分都是冰川,陈奇裕小朋友很有感触地说,“我们真的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同学们开动脑筋,要造“散雾机”

  “这个炮弹就是人工增雨炮弹吗?它好像和军事炮弹长得一模一样啊。”在当代气象馆里,几个胆大的男同学忍不住摸了摸大大小小的人工增雨炮弹,“真厉害,这一颗炮弹上天,就能下雨。”这时,来自四(2)班的毛熙程同学忽然向韩桂荣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人工增雨,那可不可以人工消除雾霾呢?”

  “人工增雨的炮弹里装的可不是弹药,而是化学催化剂。”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解释道,“人工增雨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比如遇到冷型云,通常是增加云中冰晶,以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达到降雨的目的。”而面对孩子们人工消去雾霾的奇思妙想,韩桂荣赞道,“很有创意,愿望很美好,不过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仪器。未来的气象科技需要这样的想象力,将来就靠你们来创造发明了。”

  现代快报记者 仲茜 孙羽霖 钟晓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