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苏省美术馆2013年度收藏作品展落下帷幕。作为2013年度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作品的一次总结陈列,此次展览吸引了无数圈内外艺术爱好者。
收藏工作是一个美术馆除了展览、研究、公众美育以外的重要的职能之一,藏品的质量和数量将决定美术馆的特色和地位。据悉,2013年江苏省美术馆共收藏131件作品,其中油画5件,国画13件,书法6件,版画107件。江苏省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李欣告诉记者,省美术馆的收藏方针是“以现当代为主,近代为辅,兼顾中外”,每一年的收藏都依此方针既保证有一定的数量,又必须保证有较好的质量,要完成好每年的收藏任务,还要为今后的藏品陈列展做好准备。
现代快报记者 徐馨儿
6件重量级作品经多重鉴定
2013年年底,江苏省美术馆购藏了6件大师名作,分别是钱松喦的《花阴双凤》《梅竹双清》,陆俨少的《星湖春色》,亚明的《江南梯田》,宋文治的《嘉陵帆影》和胡小石的《书法中堂》。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孙晓云告诉记者,这几件作品是美术馆在数十件备选作品里挑选后,通过正规渠道购藏的,每一幅都由三位以上的专家进行鉴定并估价。
“此为父亲钱松喦四十年代所作,真迹无疑。癸巳钱心梅。”在《花阴双凤》下,记者看到有一行笔记。“钱松喦的两张作品都有他的女儿钱心梅女士的亲笔鉴定,我们的专家也一致认可,是钱老的精品。”孙晓云说。
省美术馆购藏的另一件《星湖春色》,则是陆俨少难得一见的作品。陆俨少山水多用赭石色,而这幅作品蓝、绿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孙晓云介绍:“《星湖春色》所用画法与陆俨少先生一般的作品不同。他自己也在题词中写到了‘创新法’,是一幅创新之作。”
“亚明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这幅《江南梯田》虽然尺幅很小,但是气象很大,描绘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宋文治先生的《嘉陵帆影》尺幅也并不大,但内容非常丰富,极有气势。胡小石先生是金陵四老之一,他的书法也是江苏书坛的旗帜。”李欣介绍道。
百余件版画精品丰富馆藏
为何2013年省美术馆收藏的作品中,80%都是版画作品呢?
“版画的确是去年的收藏重点,这是因为2013年省美举办了多场大型版画展览。”李欣表示,一方面江苏版画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以水印木刻为创作特色,并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水印木刻版画的创作队伍,去年美术馆以“水印年华”为主题为这批已近古稀的当年的老专家们举办了一场展览,从中选取了近30件他们各时期的优秀作品加以收藏。另一方面是因为2013年恰逢“百家金陵大展”第一个“版画”年,全国各地的当代版画创作精英都拿出了自己的精良之作参加大展,这也正是收藏的绝佳时机,因此美术馆在获得10件金奖作品之余,又征集购藏了40件作品。另外,在“中国版画工作室联盟展”上也征集到了30件当代优秀版画家的作品,丰富了省美术馆对当代版画的收藏。
李欣还告诉记者,去年省美收藏的另一特点是通过展览征集购藏的作品数量比往年多了。“这主要是因为能参加展览的都是艺术家个人的佳作,而且在展览现场征集既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所需的作品,来填补和丰富馆内的收藏,又可以减少一定的收藏费用。”
“在收藏吴门画派、扬州八怪、新金陵画派这些江苏历史悠久的经典艺术作品之外,我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当代,因为美术馆就是面对当代的。无论老中青哪一代艺术家,只要是有影响力的精品,我们都会收藏,特别是一些获奖作品。”孙晓云说。
捐赠作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中,捐赠也是非常重要的来源。不少艺术家在美术馆举办展览后,都会挑选1-2幅作品捐赠给美术馆。
“去年冯远先生在馆里举办了一场个展,反响非常好。他也十分大方地捐赠给了馆里两张人物精品,并且让我们自行挑选。于是馆藏便多了这两张《燕子声里》和《忽如一夜春风来》。”李欣介绍。在展出作品中记者看到,如陈培光、沈行工、沈威峰、韩启德、李多宽、叶华洲等等艺术家,也都于去年向江苏省美术馆捐赠了精品。作为馆长,孙晓云也捐赠出了自己的两张作品《桃花源记》和《兰亭集序》,同时还向美术馆捐赠了10万元,“为美术馆的工作尽自己的一点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当代知名画家陈丹青携多年好友,在省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四十年的故事——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画展”,他们三兄弟也都向美术馆捐赠了一张作品,陈丹青的《金陵青年》与韩辛的《三人行》,都是在展览开始前创作的。《金陵青年》画面中有三位年轻男女,其中一位身着保安制服,“这是陈丹青在开展前花了两天的时间画的,画里的模特都是馆里的工作人员。”李欣告诉记者。
据了解,每年举办馆藏展已经成为江苏省美术馆的惯例:“既是作为陈列展出,也是对观众的告知,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收藏的作品的质量。”李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