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9日,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了连云港东海县一位“重症肌无力”小伙子陈新新的故事,新新的家人求助媒体希望有一台呼吸机,报道发出后,不少好心人通过快报热线主动联系,纷纷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捐款捐物。8月28日晚,东南大学一位退休的85岁教授冯老先生将家中一台闲置的进口呼吸机委托快报记者托运送到连云港,不过因为身体原因,新新用不了呼吸机。现代快报记者 王晓宇
新新尝试使用呼吸机失败
8月29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邀请东海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杨海明一行,一起带着冯老先生捐助的呼吸机赶到了陈新新家中。
在仔细查看新新身体状况后,杨海明告诉记者,由于新新患病时间较长,外加长期借助摇晃等外力维持呼吸,其身体很多肌肉功能已经基本失去,使用呼吸机存在一定的难度。杨海明开始调试呼吸机,在确认呼吸机没有任何问题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呼吸机面罩罩在新新的口鼻上,刚一罩上,呼吸困难的新新脑袋便开始剧烈晃动,杨海明不得不放弃。
据杨海明介绍,使用呼吸机,需要人的呼吸和机器的运行相协调,“长期摇晃辅助呼吸,让新新身体习惯坐着摇晃的状态,所以会出现‘人机排斥’的情况,如果病人还是不能适应,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专家建议
用其他方式代替人力摇晃
杨海明说,只要新新身体平躺,顺畅地使用上呼吸机,家人就可以解脱出来,但从现场情况来看很难。他建议要解决目前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放人力角度出发,可寻找合适的电动“按摩椅”,代替人工摇晃。选择按摩椅的标准,是按摩椅震动的频率要维持新新目前的呼吸节奏,“如果实在买不到所需按摩椅,可以尝试自制类似椅子。”
谁来帮帮他?
现场的东海县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表示,以后,医院会继续关注这个家庭,如果有需要,会随时提供服务。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家庭,能提供一个“约3秒钟推背一次的按摩椅”或类似装置,可以联系曹女士,电话15062935336或快报热线02596060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