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劫案头号嫌犯陈恂敏被抓获,他是如何被抓的,21年逃亡生涯中都经历了些什么……12日,记者对话警方专案组成员——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董沛,民警黎超明、李奇豪。
谈作案动机
作案前
他们立了“投名状”
记者:案发后,陈恂敏、陈恩年(又名陈海强)是怎样逃亡的?
董沛:按陈恂敏所说,他们从广东坐火车或汽车,先后到福建、陕西、广西、海南,又回到广西。在每个地方都化名短暂停留。
陈恂敏说,在海南的时候,钱花光了,停留过一段时间,他和陈恩年躲在大山里,帮一个农场砍树。后来就是做苦力,有时候一两天都没饭吃,坐车没钱,被售票员赶下去,最后就是沿着公路走,一路走一路乞讨。有时候都准备投案了,但是下不定决心。
李奇豪:其间他们还去过越南,陈恂敏也去过缅甸,但是他们不习惯越南和缅甸的境况,又返回国内。他们1997年到云南瑞丽。据陈恂敏说,到瑞丽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身上只有13块钱。
记者:根据此前报道,他们二人分得了200万赃款,这些钱的去向如何?
李奇豪: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此前的200万不一定准确,具体要等下一步审讯。
记者:大家最好奇的是,陈恂敏当年收入可观,前途无量,为什么会铤而走险?
李奇豪:贪财还是首位的原因。不过,他们当时作案的几个人,基本都是从小到大的哥们,他们做这个案,是立了“投名状”的,就是要干件“大事”。
谈破案经过
专案组
查阅案卷过百斤
记者:你们是何时接到这个案子的?
董沛:我们这个专案组,是2016年接手的这个案子。去年9月份广东省公安厅又一次布置了追逃任务。陈恂敏和陈恩年的名单下发到我们番禺分局。
记者:在陈恩年自首前,警方掌握的情况如何?
黎超明:我们调阅了大量的案卷。如果按照重量来算的话,全部估计有一百多斤。
董沛:我们分析了陈恂敏、陈恩年有可能藏匿的地方。陈恂敏是广东人,在北方、西藏这样的地方生活可能会不习惯,云南跟广东的气候差不多,饮食也接近,所以我推测他们藏匿在云南一带。
记者:确定了方向。
董沛:对。在我们准备去云南的时候,云南方面向我们通报了陈恩年落网的消息。
另外,在瑞丽警方的配合下,我们获得了陈恂敏最近的一张正面视频截图。后来把这张照片发回广东,最后锁定了他。
谈抓捕
嫌犯被抓前买念珠安神
记者:陈恩年自首的原因是什么?
李奇豪:最近几年,他患了肺结核。2016年咳得很厉害,有两次咳了很多血,觉得自己命不太长了。按照他的估算,儿子今年有25岁了,他很想见儿子一面。
记者:陈恩年自首,后来锁定了陈恂敏。具体抓捕的过程是怎样的?
黎超明:我们赶到瑞丽,锁定陈恂敏后,在他落脚点之一的店铺附近伏击了两三天。发现他行踪不定,活动范围很大。1月4日晚上伏击的时候,董大(董沛)说,“我感觉今晚抓到的机会不大,要到明天。”我就跟他打赌,说明天抓到请他吃饭。果真第二天抓到了。陈恂敏在中缅边境呆了那么久,怕他有枪,抓捕前董大特意嘱咐一定要注意他的双手。共制定了三套抓捕方案。
董沛:当时瑞丽警方配合我们抓人。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很快就把他带离现场。车子停在他铺面门口。到了车上,他有些吃惊。我跟他用粤语讲,“说广东话吧”。他就明白了,说,我知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我配合你们就是。
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陈恂敏。他说他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被抓。整个过程他看上去比较放松,像正常人一样。
被抓后有一个细节,陈恂敏说从1日开始,他心就怦怦跳,感觉要出事。他专门买了个安神的念珠,每次心情不稳的时候,就赶紧抬手闻一下。
记者:他知道陈恩年自首了吗?为什么没有逃跑?
董沛:他说估计到陈恩年去自首了,但不确定。他没跑一方面是觉得现在有家了,跑了对不住老婆孩子;另一方面也是没想到我们会来抓他。
谈嫌犯心理
希望快判、早日解脱
记者:陈恂敏被抓后他有什么诉求?
李奇豪:他比较关心广东老家家人的情况。问最多的是母亲和妹妹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也问到父亲。他可能还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陈恂敏想跟家人见面,跟我们提出要给妹妹写信,但是现在还没写。除此之外,他还希望尽快走完程序,他自己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下场,跟我讲,希望快判、早日解脱。
记者:我们此前采访到他的妻弟。他说,陈恂敏被抓后,曾借警方电话给家里打电话,还留了纸条?
董沛:对。当天抓获后,他提出说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他开的装饰公司,有二三十个工人的工资还没结算,不能对不起工人。另一方面,他想通知他小舅子安抚下工人,让他照顾好老婆和三个孩子。家人是无辜的,他们有权利知道他的去向,以后还要生活。
经过衡量,我们认为他的请求与案件本身没有关系,出于人性化考虑,我们打开手机的外放,让他跟家人通话,同时,我们警方也尽到了口头告知的义务。
记者: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
李奇豪:证据还要进一步固定,比如涉案的赃款,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