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而充满孤独味道的“升学”链条上,学生们默默地、默默地苦行,这一场大哭,是哭向成年人世界的。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01
02
昆明中考数学科目结束,不少考生哭着走出考场……部分家长陆续收到老师们发来的信息,表示“今天上午的数学考试难度较大,计算量大且偏,学生情绪波动大,家长请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
01
就连“安民告示”都说“偏”,看来难到家了。到底是现在的学生的小心脏不够坚硬,还是我们今天的考题坚硬得像石头?
有些网友说,这些被考哭的学生心理素质不过硬。这话似乎没毛病,毕竟,无论难易,只是一场考试。
但别忘了,是谁带给这些孩子巨大的压力。考试考煳了,意味着总分就会受到影响,总分受影响,意味着很可能考不上心仪的学校。继而影响到高考,影响到更多……
在漫长而充满孤独味道的“升学”链条上,学生们默默地、默默地苦行,这一场大哭,是哭向成年人世界的。这场大哭,哭出了一种隔膜。当家长和外界催逼着孩子们以“书”为马、以“题”为海时,又有多少人知道,孩子们的内心在想着什么?
02
这不是第一次有学生被考哭。
2014年6月18日广州日报:中考数学难度考哭学生。
2011年6月8日北京晚报:上午11点半,高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结束。几名理科女生一出考场就哭了起来。
2010年6月11日钱江晚报:某省考生上网反映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很大,有考生甚至哭着离开考场。出卷人之一被网友戏称为“数学哥”。
且慢,这剧情有“雷同”之处。这次昆明中考考哭一众学生之后,有人在网上发出一张图片,称此人为数学出题人。
看来古老的“360行”得新增一行:数学出题人。
注意了一下,难哭考生的多是数学卷子。莫非数学的属性就是“暴力”?
而连出题人都被“人肉”出来,可见这题目有多么拉仇恨。
不过,被卷子难哭,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
某年苏格兰的高考数学难度据说很大,有学生大哭。
中国学生感同身受,于是拿过来瞧瞧,这一瞧当场就震惊了——国内的中学生分分钟搞定啊,小儿科嘛!
看来,同样是哭,苏格兰学生哭的境界才是1.0啊。
03
学生考得很沮丧,怎么办?
大人恨不能人人做个心理医生去包干。但其实,比较有效的安慰是告诉TA:你不是一个人在哭泣。
而最好的安慰是什么呢?
那就是不让“难度”成为野马。
有一种倾向,似乎题目不出难一点就没有水平。其实这完全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出那么难,出题人要多费多少脑细胞啊?还得打那么多喷嚏……
某年,终于听到一句良心之言——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说:“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有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但高考不宜太难。”
用这话套中考,也适合。
又不是准备终身献给伟大的数学事业,大多数人就连买个大葱都懒得算账,你出那么难的题目,难谁呢?难大葱吗?
都不容易,出题的累,考试的累,改卷子的累,难道看新闻的就不累吗?
说到看新闻,补充一下苏格兰的故事:苏格兰有关方面宣布,中学等级考试里的高数考试出题太难了,所以决定承认“错误”,为考生降低通过分数线。
没办法,苏格兰那群哭泣的孩子们瞬间到了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