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购进手机,再以低价卖出,常州这两个小伙靠这招“神操作”,骗得近2亿元的订货资金。随后,他们买了保时捷等多辆豪车、名牌物品挥霍。5月14日,常州市武进警方通报了这起巨额合同诈骗案,两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但36名受害人的3800余万元无法兑现或追回。
孔方 葛小林
他们的手机比官网价低
现代快报记者从武进警方获悉,2018年12月初,在上海做手机零售生意的吴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专门低价售卖最新款苹果手机的“能人”王某和唐某。
在吴先生看来,王某和唐某在手机卖家圈中信誉一直不错,每部手机价格比官网价格低了800到1500元不等。几番接触后,吴先生和王某签订了手机购销合同,并向唐某预支32.5万元订货款。
可让吴先生没想到的是,约定交货时间到了,订购的手机却不见踪影。吴先生赶到常州与王某见面,约谈过程中,王某让吴先生再增订一批手机,并保证只要打完这批预付款,就把之前拖欠的手机一并交付。吴先生不答应,便报了警。
骗取巨额资金供自己挥霍
据唐某交代,2017年开始,他购进正品苹果手机,再以低于市场价三四百元的价格售卖,在快速赚取口碑后,赢得大量订单,而后期的这些订单预付款就用来补前面的订单窟窿,剩余的钱就供自己挥霍,至于最后怎么收场,他没考虑。
起初,一些客户会向唐某少量订货,看到唐某都能按时交货,而且还都是正品时,感觉捡到便宜了,开始毫无防备地向唐某大量订货。
靠着“诚实信誉”,唐某的名气越来越大,常常一笔订单金额就高达几百万。
唐某生意越做越大,便找来大学同学王某加入。一年多时间里,唐某和王某从客户那里就获取了近两亿元的订货款。
而据警方调查,这些资金除了部分用于订货之外,唐某先后购买了保时捷等豪车8部,平时穿戴的服饰、包、手表等,每件都在万元以上。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但36名受害人的3800余万元无法兑现或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