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他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四十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胸心外科专家,完成国内首例冠心病多根支架置入患者双肺移植手术,是江苏省内较早胸腔镜及纵隔镜微创手术的专家之一……他就是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汪栋。
通讯员 唐晓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专家简介
汪栋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胸心外科及胸部肿瘤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肺部小结节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胸腔镜及纵隔镜胸部微创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及纵隔肿瘤外科手术和肿瘤的氩氦刀、多电极射频、冷循环微波刀及光动力治疗。在省内较早开展胸腔镜及纵隔镜微创手术,并广泛应用于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让伤口再小一点,病人痛苦再少一点
研究生毕业后,汪栋进入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原解放军81医院),成为一名胸心外科医生。2001年,汪栋正式担任胸心外科主任。作为胸心外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汪栋为科室带去了很多领先技术:组建肺癌诊疗中心,在省内较早开展肺癌扩大根治术式、规范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式,使一些原本只能存活几个月的肺癌晚期病人延长了生存时间。在汪栋的病人中,经过肺癌扩大根治术结合规范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的肺癌晚期患者很多,其中术后生存期最长的患者已经生活了20多年。
2002年,汪栋开始开展胸腔镜及纵隔镜微创手术,并广泛应用于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是省内较早开展这项技术的专家之一。肿瘤微创手术切口从四孔、三孔,到两孔,再到现在的单孔;常规1厘米大小的“美容切口”,汪栋可以做到5毫米。“既然做微创手术,就要做到极致。”这是汪栋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执念”,总是想让伤口再小一点,病人的痛苦再少一点。
2015年5月初,汪栋接诊了一名因肺部感染诱发呼吸衰竭被紧急送院的患者。四年前,患者因为心肌梗死,放了三根支架。后因为严重的肺部疾病,需要全天候依靠制氧机吸氧,根本无法迈出家门一步。通过检查,汪栋评估患者已是终末期肺病,肺部呼吸功能不到常人的20%,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肺移植。患者只能一边接受维持治疗,一边等待合适的肺源。
5个多月后,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汪栋团队以及院内专家团队用了6个小时,顺利为患者完成双肺移植手术。两个月后,患者顺利出院。这是国内首例冠心病多根支架置入患者双肺移植手术。
医生最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和获益
汪栋经常告诫青年医生,不能刻意为了“追求新技术”而“实施新技术”。临床上,并非所有的胸外科手术都适合微创。作为医生最先要考虑的,永远是患者的安全和获益。一些复杂的病情采用胸腔镜手术,一是会延长手术时间,二是手术的安全性、细节的可靠性相对较差,而开放手术的时间会缩短很多,且更可靠。这时,医生就应该采用让患者获益更大的方案,而不是一味追求手术切口的“漂亮”。
汪栋要求团队所有的医生都要与经手的病人建立长期联系,而不是做完手术就不管了。
得知汪栋来到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家住医院附近的李先生给汪栋打来了电话,“以后可以常来看看您啦!”原来李先生的爱人10年前因为肺癌接受了汪栋的手术,恢复良好,10年间他们一家一直和汪栋保持着联系。
2019年8月,汪栋正式成为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用他的话讲,舞台不同,但手艺不会变,初心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