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叔叔、阿姨,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去外面看看,去外面学习更多知识。”“我一定会发愤图强、好好学习的,感谢您们!”“我会比以前更加努力学习。”……10月15日,常州供电公司为金坛区薛埠镇罗村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们举办了一场“电力探秘看常州”游学活动,事后,志愿者们纷纷收到了学生亲手制作的贺卡和祝福。
徐多 陆文杰
“我们不需要捐钱”
说起“扶贫”,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捐钱,而位于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茅山革命老区的罗村小学的孩子们却说:“我们不需要捐钱。”
罗村小学距离金坛主城区27公里,当地以丘陵山区地貌为主。2018年秋学期开学,刚走马上任的校长史群峰给孩子们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到,罗村小学7个班级的187名学生中,随迁就读学生103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本地学生84人,来自单亲家庭或随祖辈生活的为64人;2017年,全校享受阳光资助的学生为51人,不少学生家庭拮据。调查还发现,有143人难得或一次都没有出去旅游过,有55人最远只到过金坛城区,有82人从来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这一调查结果深深刺痛了史群峰。
“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眼界受限使得他们没有远大的志向,观念落后也阻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党支部书记邵为民等一行人来到罗村小学走访后反思总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输血’更要‘造血’。”
这个“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与史群峰不谋而合。“我们不需要捐钱,”史群峰向邵为民一行人说道,“但是因地处山村,教学条件有限,我们需要你们帮助提供开阔学生眼界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将力争让学生在6年时间内,去一次金坛、逛一趟常州,参观一个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体验一次3D电影,欣赏一次音乐会,观看一次体育比赛……”
于是,“电力探秘看常州”游学活动方案出炉,该活动也成为了“山娃看世界”体验式校本课程之“视界”课程的一课。
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出远门
10月15日上午,一辆大巴车缓缓驶入常州博物馆停车场。车停稳后,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地下车,自觉地在车边排成三列。队伍整齐而又安静,只有38双天真的眼睛在四处打量。
他们就是来自金坛区罗村小学六年级的同学。罗村小学六年级只有1个班,共39名学生,除了1人生病请假外,其余38名学生全部参加了活动。据了解,这38名学生中,有34人是第一次来常州。
“今天是他们人生中最远的一次出门,常州是他们见过的最大的城市。过去,我们教孩子们说‘你是常州人’,实际上他们对‘常州’并没有概念,更不认为自己是‘常州人’。”带队的罗村小学副校长房小科说。
孩子们首先参观了常州博物馆,了解常州历史和文化;又来到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龙虎培训基地,看到高科技的黑色“四旋翼”电力巡检无人机直呼“厉害”,志愿者还专门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电力微课堂;最后在常州大剧院大家观看了爱国教育影片《中国机长》。
“今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外面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人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游学活动让他们能对这样的生活方式产生一种向往,进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志气。”房小科副校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