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组织假期里的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活动。活动不仅安排了讲座、交流分享,还通过小游戏来发现新老垃圾投放点的变化。
2月20日上午,就读于胥江中学2018级的张志宇、刘月霖等13名初中同学,来到南环第三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电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社区卫生主任梅晓磊与大家重温了垃圾分类的重要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化身环保小达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活动中大家还分享了各自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心得。
走出社区,社区工作者带大家来到南环新村110幢附近的垃圾分类收集亭附近。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干净整洁的垃圾分类收集亭。一改以往脏乱差的印象,新建的垃圾分类收集亭外观干净整洁。在卷帘门上绘有垃圾分类的投放时间、四色垃圾桶以及可投放物品的广告图标。旁边还有供居民投放垃圾后洗手的水龙头和水池。
活动中,社区工作者向同学们介绍道,社区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困难,垃圾投放点撤销后,反倒成了卫生死角。个别居民图省事,就把垃圾乱丢乱放,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社区及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召集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还有挂钩的机关党支部、物业、环卫、城管、公安等部门人员参与讨论改造方案。社区党委积极协调,链接资源,清理废旧垃圾亭的垃圾,增加了崭新、美观的宣传栏。增添了木头长椅,为老小区的居民增加了日常休息的休闲场所;宣传栏的内容定期更新,拓展了居民宣传的渠道和平台。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更学会了知难而进。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将垃圾分类践行下去,为文明苏州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南环第三社区垃圾分类目前在各小区持续开展,经过一年来的宣传发动、教育普及、实施监督,垃圾分类已经深入人心,居民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垃圾投放习惯。肖萍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