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名医名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鸡眼、跖疣和老茧傻傻分不清?
皮肤科专家:别乱贴鸡眼膏

 快报讯(通讯员 杨璞 记者 刘峻)“医生,你看我脚上的‘鸡眼’是不是比较难治?我贴‘鸡眼膏’怎么贴不好?而且越贴越多?都影响我正常走路了!”李先生刚走进皮肤科门诊,就脱去鞋袜,指着脚底的“鸡眼”给医生看。

  “你这几处地方有的不是‘鸡眼’,比如这个地方是跖疣,这个地方是胼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茧’。治疗不对症,肯定效果不好呀!”接诊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刘明珠向李先生解释。

  原来,李先生除了长了引起他走路疼痛的“鸡眼”,还有跖疣和胼胝(俗称老茧),好多患者会分不清跖疣和鸡眼,经常误把跖疣当成鸡眼,自行去药店购买鸡眼膏治疗,不仅没治好,反而越贴越多。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刘明珠介绍说,中医认为鸡眼是由于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生长异常所致。鸡眼和胼胝(老茧)都是长期机械刺激(如压迫和摩擦)引起的角质层过度增生有关。长时间站立和行走的人容易发病,无传染性。但是,鸡眼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针头至蚕豆大小,表面光滑透明,有连续的皮纹通过鸡眼表面,一般与皮面相平或稍隆起。因角质栓尖端压迫真皮层内末梢神经顾而引起剧烈疼痛,如同一个小钉子钉在了脚底,压痛明显且皮损多位于足部受压部位。若去除其表面的角质,在中央可见一坚硬的针状角质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形如鸡的眼睛,因而得名,数目常为1—2个或多个。

  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足底或足趾而发生的表皮良性赘生物,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医认为,跖疣多由局部气血凝滞而成,外伤、摩擦常为其诱因。足部多汗、有外伤者容易患此病。初起时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在足底受压而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增厚的角质环,表面粗糙,无正常皮纹。削去角质后可见黑点刺状赘生物,这是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亦可出血,挤捏两侧疣体可出现疼痛,数目常为多个或单个。损害多发生于足跖、足趾间、足跟部,如位于压力点上则常感到疼痛。

  跖疣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泛发较多甚至整个足底,治疗比较棘手。泛发性的跖疣,临床可采用中药外用联合光动力治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