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拍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骗子盯上“亲属卡”,多人中招
警方提醒,不熟悉的App功能别轻易使用

  快报讯(通讯员 苏宫轩 记者 季雨)“亲属卡”你用过吗?11月15日,江苏警方发布提醒:诈骗分子盯上了这个“亲属卡”功能,已经有不少人中招。

  什么是“亲属卡”?顾名思义就是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向指定亲属好友,开通“亲属卡”服务,让对方获得使用自身支付账户的权限。一般来说,设计这种功能的初衷是为了免去转账提现的手续,方便家人消费。

  虽然名为“亲属卡”,但实际可以赠送给任意一好友,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开通,骗子们也就此找到了切入口,开始疯狂实施骗局。

  小陈发现通讯录里多了一条好友申请,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到对方顶着美女头像,抱着“只加个好友不吃亏”的心态同意了。

  “美女”比较高冷,一直都没有发言寒暄,似乎只是加错了好友。但5个月后,沉默许久的“美女”突然给他发过来一条信息:“送你一张亲属卡”,显示的额度为3000元。

  正当小陈疑惑时,对方解释道:自己刚刚不小心发错账号,希望小陈可以送回同样额度的亲属卡。小陈心想,这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帮就帮,谁还没个手滑的时候呢?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小陈蒙了:自己居然接二连三收到扣款提示,对方在短时间接连消费,把3000元额度花了个一干二净。再查看自己的余额,果然少了3000元。感到不对劲的小陈立刻联系“美女”,没想到对方已经将自己拉黑。

  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项功能的用途,亲属卡上显示的数字仅仅是交易额度上限,如果发卡人账户里没有钱就无法使用,而发卡的骗子自然不会在账户里存钱,避免反被受害人薅羊毛。而且赠送亲属卡的消息提示,与转账发红包极为相似,对此不熟悉的人甚至可能认为对方给自己转了钱。

  而骗子加好友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像小陈遭遇的这种陌生人加好友的情况还算“低端”,“更厉害的骗子”会借助亲属卡嫁接其他骗术。

  骗子吴某冒充贷款审核员在网贷群里频繁接触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以贷款需核实社交账号是否本人使用、审核资金安全、互发红包测试等理由,将自己的社交账号绑定受害人“亲属卡”。绑定过程很简单,吴某赠送给被害人“亲属卡”,虽标有额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余额里面没有钱)。

  之后吴某会迅速向被害人发信息,索要同等金额的“亲属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绑定,随后吴某诱骗被害人下载聊天软件进行“视频审核”,当着被害人的面进入账户进行“资金流水审核”,“审核”完毕后没有立刻退出账户,反而修改了其“亲属卡”中的支付额度。

  最后,吴某以自证还款能力为由,诱骗被害人向自己的账户转账,随即用自己的手机扫描早已准备好的收款码,选择“亲属卡”支付,受害人账户里的钱就直接被刷走了。

  江苏警方温馨提示,“亲属卡”骗术虽然狡猾,提防它的方式却并不难。除了谨慎添加好友之外,不轻易使用你不清楚的手机App功能,遇到其他人诱导开通类似功能时(包括亲人朋友,防止万一对方被盗号),一定要提高警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