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健康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痛风之“痛”,中医治疗有妙招
  视觉中国供图

  有一种难以忍受的痛感,来源于体内的尿酸盐沉积,当血尿酸盐浓度升高超过一定饱和度时,就会沉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这种晶体持续释放炎症因子,诱发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引起剧烈疼痛。痛风归属“痹证”“历节”等病症范畴,那么是否存在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疼痛呢?南京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媚媚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方法。

  

  通讯员 张明 夏凡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中医有多种方法,缓解痛风疼痛

  专家表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疼痛。

  1.中药外敷,辨证选用中药外敷法,湿热蕴结证,酌情选用清热除湿、宣痹通络之品,如芙黄膏或如意金黄膏;寒湿痹阻证,酌情选用驱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药物,如乌头汤制成散剂,黄酒调匀外敷;2.中药熏药或熏洗;3.针灸治疗,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曲池等穴位。除普通针刺外可予三棱针刺络放血、火针疗法、雷火灸、梅花针扣刺结合拔罐法等方法治疗。

  对于痛风患者,可用拇指重点按压涌泉、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三里,采用拿捏法、按揉法、滚法等作用于穴位,以局部出现热感为宜。

  推拿按摩患处各穴位,能直接作用于病灶处穴位,可达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通过穴位刺激起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调节脾之运化功能,使水湿得到运化。

  四种痛风证型,一一对症治疗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将痛风分为四种证型。

  1.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三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炒苍术,川黄柏,川牛膝,茵陈,羌活,独活,全当归,川芎,虎杖,防风,防己,土茯苓,萆薢,泽泻。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推荐方药:黄芪防己汤加减。黄芪,防己,桂枝,细辛,当归,独活,羌活,白术,防风,淫羊藿,苡仁,土茯苓,萆薢,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3.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囊肿或痛风石,肌肤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加减。川乌,生麻黄,生黄芪,生白芍,苍术,生白术,羌活,片姜黄,当归,土茯苓,萆薢,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4.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囊肿或痛风石,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茵陈,威灵仙,海风藤,猪苓,茯苓,金钱草,土茯苓,萆薢。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