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话题:
指数一直在涨,手里的股票就是不涨,怎么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选股要注意哪些方面?
■特邀嘉宾:
张培 快报理财顾问、湘财证券南京营业部客户经理
股民张先生昨天给快报打来电话,诉说前段股市调整,手中股票跌得厉害,这几天大盘回暖,看着别的股票飞涨,自己的股票总是半死不活的,郁闷得很。
张先生的遭遇应该说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赚钱变难了,过去齐涨共跌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指数一直在涨,手里的股票就是不涨。怎么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选股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们邀请快报理财顾问、湘财证券南京营业部客户经理张培为大家支招。
从公开信息中发现蛛丝马迹
首先要关注自己所持股票的业绩和机构介入情况。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和机构的持仓情况刚刚公布完毕,投资者对自己想买入或已买入股票的业绩情况要了然于心,包括当前业绩以及过往三年业绩,通过对比看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另外,对机构动向也要给予足够关注。据张培介绍,现在股市的主力已由过去的散户转为机构,各类机构持有的股票市值差不多占了整个流通市值的一半左右,而机构的动向是高度透明的,买入卖出、持仓情况都会定期公布,及时发现主力动向对选股会有很强的提示作用。他举了最近一个例子:三季报公布显示,祁连山有广发旗下三家基金以及嘉实、华夏和社保基金等新机构介入,而且持仓量巨大,因此尽管业绩不佳,但三季报公布后该股走势强劲,昨天封于涨停。
咬住热点 抛弃冷门
下半年股市为何赚钱难?关键是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齐涨共跌转化为“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根据张培的统计,今年9月份以来上涨的股票只有188只,下跌的多达1200多只,而期间指数涨幅高达14%,也就是说大多数股票跑输了大盘。在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赚了指数赔了钱。因此只有紧跟市场热点才能分享牛市收益。如何发现热门行业?一般的散户可能会觉得很深奥,张培给出的简便办法是通过身边感受去联想发掘。譬如在大牛市中,证券公司收益不错,券商板块肯定吃香;房地产价格不断高涨,房地产板块也炙手可热。另外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各类资源股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类如有色金属、航空等都会随之升值,相关板块会大行其道。过去是小盘股炒送配题材,机构主宰大市后,一些业绩好、流动性强的大盘蓝筹股越来越受到青睐。机构的持股都在向这类股票集中,像招商银行这只股,光是基金持有量就超过了它流通盘的一半。这些大盘蓝筹股的筹码是非常稳定的,机构轻易不会放出来。
调整布局 与主力共进退
因为工作原因在与一些散户打交道过程中,张培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散户资金量不大,但持股很分散,有的两三万块钱买了七八只股,一旦行情震荡根本顾不过来,结果盈亏相抵等于白忙活甚至还亏损。根据市场的新变化,张培给出了“调整布局”的建议,就是清理手中所持股票,对于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持,又不是市场主流热点的股票,要趁反弹时逢高出局。因为下半年的资金面已经远没有上半年宽松了,国家正在通过发行QDII等方式遏制流动性泛滥,而大盘股加速发行,各种解禁股不断涌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为了防范风险,机构也在收缩战线,持仓越来越高度集中,这就是所谓的“抱团取暖”现象。而一些没有机构关照的个股会逐渐被边缘化,长期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因此,散户也要调整思路,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对机构重仓股不要担心价格高,特别是对机构新进入的个股要敢于介入,坚持与主力共舞。
快报记者 陈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