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通存通兑收费
被指涉嫌价格联盟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14家银行开通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后,其手续费的收取遭来质疑。前天,北京市消协秘书长张明指出其手续费过高,涉嫌形成限制竞争的价格联盟。央行回应称,并未指定定价标准。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则将通存通兑喻为一条“高速公路”,表示若对“过路费”不满意,可继续走“乡间小路”。
11月19日,北京首批14家银行开通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几大商业银行手续费收取标准基本确定为交易金额的1%。张明认为,银行开通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从一定意义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存在手续较为繁琐、手续费收取不合理的问题。其手续费收取的标准过高,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令消费者因过高的费用“望而却步”,宁愿多跑几趟去原来银行办理。
同时,本是竞争关系的几大银行却设定了基本一致的收费标准,“如果是事先统一商量好的话,就涉嫌限制竞争,联合定价,形成垄断经营的价格联盟”。
张明说,这种行为跟此前方便面协会、奶协联合抬价相似。对此,市消协将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银行回应
承受不了“过路费”,仍可走“乡间小路”
央行:
未指定定价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中,央行只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平台,为解决转账支付方式,商业银行自愿参加,并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进行定价,央行并未指定定价标准,也无权干涉。
商业银行:
需要考虑三方面成本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跨行通存通兑业务需要考虑三方面的成本。一是使用央行小额支付系统所要支付的费用。目前,商业银行使用该系统一笔几毛钱,或者是一包5元钱(一包最多为1000笔)。二是商业银行自身系统维护费用,跨行通存通兑需要作特别的处理,将会占用商业银行柜台、人力资源。三是对大型银行来说还存在着客户流失的成本。“大型商业银行几十年建立的网点被中小商业银行使用,会弱化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会发生变化,大银行之前的网点建设成本以及客户流失成本都要考虑进去。”
另一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回应称:“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项新的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享受这项服务。就好比,之前消费者只能走乡间土路到达目的地,现在我们修了一条高速公路,需要收取一定的过路费,消费者如果承受不了过路费,就可以继续走乡间小路。”
■相关新闻
一律师
欲申请价格听证
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昨日表示,他将在下周一向发改委、银监会发出“请求保护公民财产权益建议申请书”,呼吁对收费举行价格听证,或者叫停收费。
董正伟说,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群庞大,银行卡用户有11亿张以上,存折账户20亿个以上,通存通兑收费无疑涉及民众的“公共利益”。按照价格法规定,这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等,应建立听证会制度,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事实上,通存通兑给银行带来的是信息资源、储户资源共享,由此降低了经营成本,银行才是通存通兑最大的受益人”,董正伟同时认为,开通通存通兑和此前的柜员机“跨行交易”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机器操作和手工操作的区别,而商业银行收取相似的手续费,涉嫌价格联盟。
他表示,如果发改委、银监会两部门在一定期限内不给予答复,将继续向国务院申请行政复议,直至事情有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