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是今年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南京,猪肉价格、面粉价格、食用油价格都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究竟是什么让物价不断攀新高?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昨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来到南京,一一阐释了这些问题。
魏杰常常语出惊人 资料图片
问题:
流动性过剩,源于国际收支失衡
一开场,魏杰就抛出了近期的焦点问题——涨价。“物价上涨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投资品价格大涨会引起经济过热;资产(股票和房产)价格涨幅过高,则会带来经济泡沫,因此,涨价背后的问题更应该深思。”魏杰表示,涨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不值钱”,“事实上,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太多了。”
那么,央行为何发行这么多人民币?魏杰表示,中国的进出口去年顺差1700多亿美元,同时外资净流入700多亿美元。两者相加达到2500多亿美金,央行为了收购这2500多亿美元,不得不增加了2万多亿的货币供应。也就是说,因为国际收支失衡,央行去年多增加了2万多亿的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太大了,从而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魏杰认为,要解决国内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调节国际经济收支失衡,改变原先主要依靠出口和外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过去把出口当作是巨大的政绩,现在发现,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调整出口政策,转向适度出口。”魏杰表示。
而解决外资流入过多的问题,吸引外资政策也需要调整,从越多越好转变为有选择地吸引外资,没有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的外资不能随便引入,过度的外资优惠政策也应逐步调整到享受“国民待遇”政策。
魏杰昨天分析,调节国际经济收支失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化解:
增加居民收入, “个税5000元起征差不多”
既然不能“快刀斩乱麻”,要想尽快并且平稳地解决问题,必须拉动内需。“国内市场必须启动起来,核心问题是拉动内需,这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魏杰说,拉动居民个人消费,提高收入是最好的办法,而提高居民收入,抬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一个渠道。
说到这里,魏杰甚至表示:“现在是1600元起征,我认为5000元起征还差不多。”老百姓手头有钱,当然就愿意消费。
此外,增加工资以及增加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是另外两个渠道。而所谓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也显示出一个信号:“中央不会打压房地产和股市,因为这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渠道,中央一直都是保持股市和楼市健康发展,而不是打压。”
不过,由于工程浩大,国内消费也不可能迅速解决,那又该怎么办?
“央行考虑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必须大印钞票,同时又不断调高存款利率、加息,不断往回吸钱。”与此同时,外汇体制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继续,魏杰大胆预测:“明年的人民币肯定升值,幅度不会小于10%。”
对一大批出口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原本卖1美元的东西可换7.5元人民币,明年也许只能兑换6.5元人民币,企业的压力更大。
发展:
节能减排,“希望大家买车别开车”
魏杰教授昨天表示,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另一个要点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模式将转变为节能减排型,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将不具有发展潜力。“无论是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经济还是规模经济,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魏杰透露,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针对企业的环境标准制定相关法规。同时,未来国家会适当抬高资源税的税率,制定行业的资源消耗标准,这些都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魏杰还幽默地表示,目前的经济状况,既要拉动消费,又要节能减排,“希望大家都买车,都别开车。”
这一说法的意思是,在国家放开资源价格后,石油等资源将按照短缺程度来制定价格,一放开必然涨价,而油价与国际接轨后,将使“很多人买得起车,却开不起车。”
魏杰昨天还介绍,中国企业的发展将从原先的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这同样对企业提出挑战。而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企业努力外,在中国推动“混合经济的形成”也是方向之一。
“单靠任何一个方法,都不能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十七大之后,各种调整会很多。”魏杰说。
快报记者 张波 陈刚
■链接
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曾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兼任全国13个省市的经济顾问,15家企业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5家学会的副会长。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1979年起至今,20余年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