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昨开考,江苏3.8万余考生再创报考人数新高
别看赶考人群黑压压 其实“练
兵”的多 “志在必得”的少
现场花絮
赶考故事
[行测]
考后提醒
糊涂考生还挺多
“糟糕,考场走错了!”昨天上午9:00,其他考生已经开始动笔了,一名男生却从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五楼中匆匆跑出,拿着准考证,核对着展板上的考场分布图,重新寻找考场。
“这个孩子怎么现在才发现走错教室啦?”一旁的“陪考团”也十分心急,热心地赶上前来帮他寻找考场。
记者在现场发现,糊涂的考生还真不少:要么找错考场,要么少带了文具,还有不少考生姗姗来迟。
按照规定,考生们在考前20分钟进场,但直到9:00正式开考,仍有考生零零星星地往考场奔去。一名女生一溜小跑,一边从包里掏准考证,一边唠叨着,“惨了惨了,迟到了,更来不及做了!”
陪考家人还不少
瑟瑟的寒风中,一名中年妇女使劲裹紧了衣服,目送着女儿走进考场。
她是盐城阜宁人,姓陈,昨天特地从家里赶到南京,目的就是陪女儿赶考。从她的口中,记者得知,让大四的女儿考公务员还是她的主意。“一个多月前,我在家翻报纸,突然看到了报名信息,我就立刻动员女儿报名了。”陈女士说,女儿原本也没有考公务员的准备,认为考中的几率太低,但她觉得有机会还是要试一试。女儿念的是电子信息专业,报了天津的一个职位,好像有几百人同时报考。
为了让女儿养精蓄锐,这位母亲咬咬牙,在旁边的饭店订了一间房间,一天就要318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情侣、朋友、家长……昨天上午考试结束前,考场外已经被庞大的送考大军团团围住。
“临阵脱逃”大有人在
上午的行测考完后,有不少考生被吓退了,下午的申论直接弃考。
南师大的一名女生告诉记者,下午她的那个考场空了两三个座位,“可能是上午没来得及做,下午放弃了吧。我同学也有想放弃的,结果硬被我拖来了。呵呵,试试嘛,感受一下也好。”
记者发现,“临阵脱逃”的人还真不少。
小丁是南京一所高校的文科大四学生,当初就是妈妈让她报的名,她自己基本上没怎么看书,上午“行测”考得一头雾水,一堆图形和数字让她直想提前退场。中午吃饭时和同学一交流,觉得没什么希望,干脆下午就不去考了。
南通中学教师 :
不知道考场会发铅笔
一大早,当其他考生都在仰着头,搜寻自己的考场时,两名女考生却低头认真地削起了铅笔。见笔头削得不够尖,其中一名女生干脆蹲在地上磨起了笔头。
“这就叫临阵磨枪。”见记者在一旁看,蹲着的女考生打趣道。攀谈中,记者得知,她是南通的一名中学教师,这次报的是南通的一个职位。她坦言,“这次国考其实只是来熟悉熟悉题型的。因为已经在南通结婚生子,只能考当地的职位。而国考中南通的职位太少,竞争又太激烈,所以我还是把宝押在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上。”
考前一天她就和同伴来到南京,因为本身对这次考试没抱太大希望,她们压根没复习,干脆跑到紫金山上玩了一圈。早上到考场后才发现还没准备铅笔,就在超市匆匆买了两支铅笔现削起来。
这时,一旁有考生提醒,“铅笔都是统一配发的,根本不用自己准备。”“真的吗?我们都不知道啊!”这名女教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丹阳某单位职员:
就当为省考积累经验
朱先生面容非常平静,记者一开始还误以为他是送考的。
朱先生说,自己在丹阳一家单位做职员,这次报的也是丹阳的一个岗位。毕业一年来,自己非常想考公务员,但有一个底线:就是一定要专业对口,至于具体地区倒是无所谓。“如果不对口,虽然公务员的岗位吸引人,但长久没发展还是令人头疼。”朱先生说,这次只是找找感觉,自己可能还会参加“省考”,这次就算是积累一点经验。
晓庄学院大四学生:
9月初就开始积极备考
晓晓是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
一心想考回家乡的晓晓早在9月开学初就为考公务员准备了,还特别报了一个辅导班。国家公务员报名时,晓晓就遭遇了报名人数太多系统爆掉的意外情况。当时她就对同学说,估计命中率不会太高。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非常认真地看书、做练习,因为她认为“国考”和“省考”相差不大,现在做的准备不会白费。
考生说
时间还是来不及
“最后15分钟,我就只能随便乱猜了。”走出考场,一名女生垂头丧气地说。她告诉记者,题目还是140道,但感觉时间来不及。判断推理题的题干特别长,觉得还挺难。
法律专业的一位考生告诉记者,因为题目实在太多,他只记得自己擅长的。考题里涉及到了《物权法》,与时政结合紧密。但从答题要求来看,只要是对法律条文熟悉,会一些基础知识,答对并不困难。
专家说
部分题型难度略增
“题量和去年一样,仍为140道。”昨天,公务员辅导专家、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克喜分析,总体来看,试题比较平稳,但是部分题型比往年难度略增。如类比推理题,出现三至四组类比关系,考查的内容更细,难度也因此有所提高,这也和之前的预测相同。此外,数字推理部分难度也略有增加。法律常识部分的难度明显增加了不少,阅读量非常大,这也是考生反映的难点。
而资料分析题、判断推理的逻辑部分等题目的难度也相对下降一些。但是,由于整套试卷的题量仍较大,很多考生觉得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1月下旬查成绩
昨天,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
江苏省安排在南京主考区和无锡、徐州、扬州三个分考区举行,考生总数达到38667人,比上年再增5000多人。
虽然考生多,竞争激烈,但不管是进考场还是出考场,几乎所有的考生都非常轻松。因为,不少人对这场一个岗位甚至有千人争抢的考试并没抱多大希望,很多人称只是来练练兵,准备让接下来的“省考”更轻松些。
实习生 李蓓超
快报记者 谢静娴 黄艳
昨天,一名考生兴奋地扬起准考证。快报记者 赵杰 摄
考生说
题目不新 答题不难
申论试卷一交,有人重重地呼了一口气:“终于考完了!”也有人拿出游戏机开始玩起来。
南师大的小郁笑着说:“我还和同学押题肯定不会考环保呢,因为这个题目都考过好几次了,但结果又考了环保。”“做得怎么样?”小郁感觉还不错:“不算难,材料给得很充分了,内容也熟悉,写起来挺顺畅的。”
小王是中文类专业的大四学生,下午的“申论”考起来相当顺手。“我中午吃饭时还在想会不会考环境问题,没想到真考了。”小王说,自己平常很关心时事热点,加上以前也整理过类似材料,下午考得特别顺利,还多了10分钟检查。
让小王印象深刻的一道题是关于云南某地是否适合建水电站的题目,有两方的观点,对应有6个问题,比如把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归纳出来,等等。最后一题40分,是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这对文笔颇佳的她来说不算难。
“最难的就是答复函。”这一题让小王颇费脑筋。题中有一段文字,并有一篇相关单位针对文字给出的答复函。要求找内容方面的错误,缺少的内容也要进行补充。小王觉得难把握,就先做了一点,然后把其它内容做完后回头继续做。题目要求500字她凑不齐,是数着格子完成的。专家说
关注民生 出题风格相似
公务员辅导专家、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邢盘洲昨天分析,申论题主要是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这还是关注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和前几年的出题脉络比较相似。
从题型上来看,申论题型基本上是考过的题型。如第二题是一个综合性考试题型,既考抽象概括,又考解决问题方法;第四题是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命题作文,和2007年一样,都是命题作文。
总体来说,和往年相比,申论的阅读量略有增加,但对考生影响不大。
[申论]
记者昨天了解到,2008年1月下旬,考生们可登录人事部网站查询公共科目笔试的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对部分基层艰苦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特殊职位,最低合格分数线单独确定。
中组部、人事部将根据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的名单,并在人事部网站上统一公布。面试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原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公章)或所在学校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报考所需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人事部网站下载、打印。
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据一定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而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占5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共占50%。
仔细寻找考场。
答题的时间有点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