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日程安排表
马庄的周末舞会,令许多城里人也自叹不如。七点半钟,村大院里已有五六百人。随着优美悦耳、节奏明快的舞曲响起,1600多平方米的村大院里,一对对俊男靓女、中老年人踏着鼓点伴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
在马庄村的一份日程安排表格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日程安排:
一、每月1日,全村举行升旗仪式;
二、每月的20日,定为社会主义教育日;
三、每周一次文艺晚会(即周末舞会);
四、每年3月定为安全、文明宣传月;11月定为法制宣传月;
五、每年的7、8、9三个月,乘凉晚会;
六、元旦春节举办联欢会、元宵灯会,还有冬季运动会;
七、放映队一月四次放映电影;
八、村广播站一日三次广播;
九、每月五日定为“基干民兵日”。
村支书孟庆喜说,这些活动十多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庄稼人乐队上春晚
1988年,马庄村的一件事让全村父老大吃一惊:投资3.8万元组建一支农民乐队。有一年马庄投资建设水泥厂,一时筹集不到资金购买设备,建设工程只好搁浅。而孟庆喜却胸有成竹,他到徐州一家机械设备厂,把厂长请到村里玩,观看乐队演出。看着看着,厂长的眼睛渐渐发亮了,说:“马庄能办出这样的乐队,办厂子也肯定错不了。”随后,厂方一次就运来了价值100万元的设备。
如今,这个全部由“庄稼人”组成的乐队,四度“吹”进了中央电视台,一次“吹”上了央视春节晚会,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今年还“吹”到了国外。
从“地下”开始起步
1987年1月1日,新任村支书孟庆喜带着几个村民动工修建煤矿。一年后,他们建成了一座年产10万吨煤矿。马庄工业经济从此起步。孟庆喜清楚,地下资源会枯竭,便将眼光从“地下”升到了“地面”,多方筹款组建了村里第一支运输车队。马庄又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化工厂、面粉厂、机械厂、仪器厂和化妆品厂等10多个“地上”企业。
目前,马庄先后获得“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等360余项荣誉。快报记者 邢志刚 通讯员 刘昕 文/摄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以独特的身姿迅速跻身全国“名村”行列:每月一次的“社会主义教育日”风雨无阻,每个周末准时举办的农民舞会又让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们过足了都市之瘾……
农民舞蹈队受到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