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劫匪如果再顽抗一分钟
我手一动,他就没命了
· 举着这面战旗的日军部队
在南京屠杀了15000名俘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江苏特警大比武季军讲述7·25劫持人质事件背后的狙击内幕
劫匪如果再顽抗一分钟我手一动,他就没命了
  “只要指挥员下令,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对让那个劫匪的脑袋开花!”昨天,在南京特警支队,刚刚从江苏省公安特警大比武中夺得全省狙击步枪单项射击第三名的狙击手王开春向记者讲述了泰山新村持刀劫持人质事件背后的故事,王开春说,如果那名劫匪再坚持一分钟,命肯定没有了。

  十万火急,刀就架在人质脖子上

  今年7月25日12时30分,刚刚从训练场回来的王开春接到了支队领导的命令,要他立即携带武器火速赶往浦口区泰山新村街道。当日中午12时左右,该街道发生了一起劫持人质事件:一名女子被歹徒劫持在浦口区泰山新村街道路边一辆奇瑞“QQ”轿车上,歹徒索要现金10万元,否则将杀害人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接报后,王开春和大队的4名狙击手迅速赶至现场。通过现场观察,在一辆奇瑞QQ小轿车内,一名20多岁的男子坐在靠副驾驶员的座位后,手持一把锋利的刀子,刀子架在一位坐在副驾驶员座位上的年轻女子颈部。该男子情绪激动,声言索要10万元人民币。

  尽管谈判专家再三劝说,这名男子都拒绝放下匕首,加之天气炎热,这名男子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手中的匕首在女子脖子上来回晃动,该女子脖子已被刀刃划伤。

  依维柯作掩护,瞄准劫匪太阳穴

  情况危急,在场人员也更加紧张起来。“你们赶紧行动啊,凶徒已经动手了,我们家人的脖子都给抹出血了!”担心人质安全的家人着急起来,围观市民也紧张起来,而几位年迈的老人则向着天空祈祷,希望人质能安然脱险。

  “迅速进入战斗准备!”为防不测,指挥人员果断下令,让狙击手步入射击位置。接到指挥员指令后,王开春开始调试枪支。为防意外发生,现场值勤民警扩大了警戒范围。

  在现场民警的掩护下,王开春提枪小心翼翼地朝现场附近一辆依维柯汽车走去。围观群众变得更加紧张起来,空气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了!随后,王开春经观察,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射击位置就位后,一切都严格按照平时的训练进行,出枪、瞄准。当犯罪嫌疑人的右太阳穴清晰地出现在王开春的88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内时,王开春右手食指搭在了扳机的位置,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的动静。现场气氛异常紧张!

  苦候两小时,没有开枪并不遗憾

  像这样的射击状态,王开春差不多每天都要训练几次甚至十几次,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样“紧张”,因为平时准备得再多,那也是训练,而这次,则是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要食指轻按,瞄准镜里的这个人,便会当即毙命。

  王开春必须得管好自己的食指!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训练时的要诀,他不断地告诉自己,成功处置这种劫持人质的警情,必须考虑至少四个方面:人质安全,群众安全,警察安全,同时处置方式要合法并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而在确保人质、群众、警察安全的同时,应慎重使用击毙劫持者的处置方式,尽力挽救劫持者的生命。

  王开春在准备着,但他又在期待着劫匪能够放下凶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此后的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中,王开春纹丝不动,最终,他没有开枪。

  时至今日,王开春还笑称这两小时,是他生命中最漫长的两小时。尽管最终通过突击的方式解救了人质,他的枪没有响,但他一点也不感到遗憾。

  快报记者 田雪亭

  通讯员 宁公宣

  王开春 通讯员 宁公宣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