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管理层该不该救市,媒体、专家、记者、普通老百姓、官员都在乱嚷嚷,股市涨跌这样一个经济学命题已经扩散成了社会问题。作为一个老股民,我觉得有义务把被人故意混淆的几个概念给大家厘清一下,看过之后,大家想想该如何面对股市。
第一,美国救的不是股市
大家知道,美国经济遭遇了“次贷危机”,但是,所谓的美国“救市措施”并不是在救股市。
“次贷危机”的全称应该是“次级按揭危机”。所谓“次级”就是指贷款偿还能力不足的人的信贷评级,“次级按揭”就是有人借钱给偿还能力不足的人去买楼,这本来是金融创新,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住进自己的房子里,是好事。
可是,给“次级”信誉的人进行按揭买楼的机构把债权打包、包装成债券上市之后,事情就出现了变化。把债权转化成债券发行上市,就把这种债权让债市的投资者、投机者作为筹码来炒了,风险就交给市场了。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扬,美联储就不断加息应对,终于有一天,做“次级按揭”的人就再也无力偿还贷款利息了,贷款机构的钱有去无回,金融市场草木皆兵。多数金融机构只能紧缩、收回贷款,这样,靠信贷周转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就将破产。
因此,美国救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不是股市。股市是有下跌,但跌幅并不大。
第二,股市大跌了么?
人人都在讲“A股从6124点下跌到3300点下跌50%多”,但是吹鼓手们刻意回避从1080点上涨到6124点疯狂上涨467%的事实,这是别有用心的。
2005年12月份的时候,上证A股的点数是1080点,市场平均市盈率是16倍,是有投资价值的。2007年10月份,6124点的时候,市场平均市盈率是71倍,整个市场已经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了,泡沫已经无限大了。
现在,大家都跟着吹鼓手们忽悠说下跌了50%,却忘记了疯狂上涨467%的大泡沫!
第三,5·30套住了谁?
2007 年5月份时,没有任何风险意识的新股民疯狂入市,5月28日一天就有38万新股民开户入市。老股民都知道:庄家是无法赚老股民的钱的,庄家只能赚新股民的钱,大量的新股民疯狂入市,那么,庄家必然大举出货。
如果任凭新股民疯狂入市,那么,会有无数的新股民被迫在高位接最后一棒、套牢在山顶上。管理层之所以在5月29日半夜出台政策,目的就是不让庄家们提前知道而溜了,而散户可以在一分钟内撤离市场。但是,很傻很天真的散户就是不出,结果却是庄家逃跑了、散户套在高位。管理层的好心被无知的中小投资者当作了“驴肝肺”。
一旦印花税下调,庄家“倒腾”得更厉害,散户每天都可能坐“过山车”,出不对、不出也不对,随时要自打嘴巴。为什么散户也跟着嚷嚷下调印花税呢?!!
第四,股市下跌致融资功能丧失?骗人!
在国外发行新股时,1元净资产有的能以0.8元募集到股市资本,那叫“贴水发行”。为什么大股东还要发行新股呢?因为他的确有能挣钱的好项目,但是银行又因为风险大而不贷款给他,所以情愿让股民占点儿便宜以募集资金。
而我们A股市场,1元净资产可以按照10元、30元、50元发行新股募集资金,要知道,中石油H股IPO只能卖1元港币,到了A股市场IPO时,1元净资产的中石油就能卖16.8元了,上市流通后就能卖48元了。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买新股呢?不就是为炒作而获得股价上涨的价差吗?那么,这种行为就不是投资,而是纯粹的投机行为,就是赌博。
愿赌就要服输,全世界通行的规矩。
现在,股市下跌了,很多人开始忧国忧民了,认为股市融资功能就没有了,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动力了。这纯粹是骗人。如果新股发行按照1元来发行,难道融资功能会丧失吗?
现在,丧失的是天价发行新股,丧失的是抢钱环境,丧失的不是融资功能。
第五,现在救市便宜了谁?
救市,就意味着反弹、股价上涨,上涨之后呢?——大小非套现更爽、庄家反弹出货更爽、新股IPO价格更高、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更猖狂、基金的利益输送更狠,得大利的都是利益集团。
股市上涨之后,被套牢的散户有魄力在反弹高位割肉离场吗?多数不会,否则早就离场了。
反弹之后,机构都走了,剩下的还是基民、散户股民,那么这样的救市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管理层来说,害了一批散户股民之后还要害另外一批散户股民,手心手背都是肉。
所以,需要救市吗?
网友:学会理财,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