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即将通车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5月上旬,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将正式通车。这座大桥不仅承载着南通人民的百年梦想,也为中国造桥业摘下了皇冠上的明珠,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凤懋润由衷感叹:中国造桥业借此跻身世界前列。记者日前赴苏通大桥采访,被建设者的豪情所感动,更被他们在困难中创造的一连串奇迹所震撼……
[人物故事]
“官可以不当,工程不能放弃”
刘先鹏是苏通大桥二航局项目部总经理,1991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后,他已经建过十几座桥了。第一次到达施工地点时,这位年轻的项目经理很自信。“我心里想,不就是江面宽一点嘛?”可是,长江很快给了他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2003年7月,二航局搭设基础施工平台。试着打下12根长60米、直径为1.4米、重达12吨的钢管桩。意外的是,一夜之间江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江中潮涌浪动,钢管桩像喝醉了酒一样在江中剧烈摇摆,最后竟然从中段焊接处拦腰折断,向下游漂去……苏通大桥第一次平台搭设失败了。
作业点上的人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先鹏更是懊恼不已:施工平台搭不起来,桩基施工就无法进行,更别提桥墩和索塔,大桥面对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创新。“工程干砸了,我心里很难过。当天,我就打报告请求免去副局长职务,但同时请求保留项目部经理职务。”刘先鹏说,“我是个男人,哪儿跌倒就要从哪儿爬起来。官可以不当,但工程不能就这样放弃。”
旧的施工方案彻底推翻了,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刘先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这也是被逼出的创新,决定直接使用2.4米直径的钻孔桩钢护筒直接搭设施工平台。新方案成功了,前面试桩失败花了240万元,可创新工艺却带来了3700万元的节约,大桥总指挥游庆仲称它为伟大的失败,太值了。
5年不回家 爸爸变“叔叔”
大桥即将通车了,苏通大桥北塔墩工长罗红依然坚守在施工现场做扫尾工作。“大桥就像我的孩子,每一次从桥上走过,抚摸着光洁的缆索,就像摸着婴儿的脸一样舒服。”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罗红和他的工友们“作业”的地方,正好在6公里江面的中心,那里水最深、浪最急,施工的艰辛可想而知。“建大桥的这5年,我们没有一顿午饭是在住地吃的,全都在水上;也没有一个职工回家探过亲。”罗红的嗓音有些嘶哑。
5年不知不觉过去了。罗红和妻子双双赶赴大桥建设工地时,女儿才刚满1岁。大桥顺利合龙后,罗红抽空回了趟老家。几年不见,一直在重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女儿,长大了,长高了,也懂事了。“只是她已经不认识我们了,见面之后怯生生地喊着叔叔、阿姨。”罗红当时眼圈就红了,心里酸酸的:实在对不住女儿呀!
“不过,我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们经手的每一个工序,进行的每一项工程都对得起自己,绝对是零缺陷的。”罗红突然抬起头,声音也高了起来,就像在发表承诺宣严。
[百年工程]
筑塔:摞1000枚硬币的难度
苏通大桥桥塔要分68个节段浇筑,高度达300.4米,比埃菲尔铁塔还高,是当今桥梁建设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而从塔顶到塔底的垂直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相当于摞起1000枚硬币的难度。建设者们在塔身上安装了200多块光学棱镜,随时观测计算出塔体铅垂状态,修正施工,并借助垫片消除累计误差,使得通天塔以超过设计标准20倍的精度屹立在长江上。
固桥:18级台风也抗得住
1088米的主跨就靠2座桥塔上伸出的钢索吊起桥面,而钢索、桥塔就像2把巨伞,其中钢索受风的力量占到70%。为了抵抗风带来的影响,每根钢索外套筒上都有无数小坑,就是防止雨水顺着钢索形成雨线,否则会加大风对大桥的影响。对于钢箱梁,采用机翼状的导风板进行导风。设计者还在大桥上加装阻尼器,使得大桥处在“半飘移状态”,就像给钢箱梁系上了安全带。苏通大桥总工程师吴寿昌表示,苏通大桥哪怕遇到17-18级的台风也能抗得住。
释疑:主塔裂缝不影响安全
此前有传言称,苏通大桥建成后不久主塔混凝土就出现了裂缝。对此,苏通大桥副总指挥何平对记者解释,那是混凝土工程中的自然现象,大桥质量毫无问题。他表示,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凝固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在大型混凝土构件上都会出现,苏通大桥主塔高300多米,出现少量裂纹是正常的。国家标准是裂纹宽度0.2毫米,苏通大桥主塔的裂纹大都只有0.1毫米,而且不出现在受力方向上,即裂纹都是纵向的。专家们对此都有公论,不会影响桥体的质量和安全。
快报记者 鲍铭东 张淑娟
苏通大桥
创下4项世界纪录
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
113座桥墩构成的跨江大桥,长达8146米,有92座桥墩立在江水之中。其中第68与69两座为主塔桥墩,每墩耗资约6亿元,工程最为壮观,墩长114米、宽48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厚约9米,灌注混凝土近5万立方米,墩下由131根长达120米,每根直径2.5至2.8米的钻孔灌注桩组成,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
最高桥塔
桥塔雄踞世界最高桥塔的宝座。两座主塔桥墩上,各竖立一座“人”字型的巨塔,每塔高达300.4米。这远远超过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桥塔,它高达224米,此前排名世界第一。
最大跨径斜拉桥
两主桥墩的跨径为1088米,比世界目前最大跨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的890米,要长出198米。比在建香港昂船洲斜拉桥的1018米跨径,也要长出70米。
最长斜拉索
4组“人”字形拉索,越向外越大,其最外端的4个“人”字最大。这8根拉索每根长达577米、重达59吨,比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最长斜拉索要长出100多米。并且大桥斜拉索首次采用国产钢线,打破了日本在这方面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