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王玲是同事,我俩都是四十奔五十的人了,从单位下岗多年,也都有一个儿子在念大学,可我俩的消费习惯却截然不同。
我是节俭了又节俭。我拎个菜篮子,要从菜场的进口转到菜场的出口后,才决定买哪个摊位的菜,哪怕便宜1角钱也是好的。晚上,还时常去超市买打折的菜。同时,我还是各大卖场专用车的常客,我收集了一大堆超市广告,哪里便宜就去哪儿。看着我存折上渐渐多起的钱,我为我的勤俭美德自豪!
可是王玲不,她什么上市菜都吃,天天打小麻将,就连沪宁动车组刚运营的时候,她都能早上乘车去,晚上返回来,说是要感觉一下动车组的舒服。她很早就贷款买车了,我就纳闷了,弄4个轮子在家干吗?又不当老板,光养车就要花千把块一个月,疯了?
她不这么理解,她说,老公双休的时候,他们可以开车去附近城市转转,有事的时候也不用去挤公交了……她还说,她是不存钱的,钱放在银行里是替银行创收,用在自己身上才是享受!
这不,她汽车的贷款刚还完,就又按揭20年买了房,说是等儿子工作了接着还。总之,她不能让自己的贷款账户空着。但要知道,房子贷款不是汽车贷款,况且房子是要装修的,我倒要看看她再怎么转动资金。
可没过几天,她就请我去看正在装修的新家,我就问:“你这装修资金是怎么筹集的?”她顺口说:“提前用遗产。”我吓了一跳:“你老爷子不是还健在吗?你怎么能……”她十分镇定地说:“我妈不是不在了吗?我爸又特想得开,自己把遗体捐献了,不用我们操心!又怕我们姐几个惦记着老两口的那几个钱,就提前给分了,我就预支了。”
她说得轻松,我听着沉重。我说:“那你不是把自己的、父母的、儿子的钱,都预支了吗?”她说:“是的,我这叫乐在当下,你是叫活在当下,什么叫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呢?不允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