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限塑”的当天,妻子带我逛了附近的两家超市。她对我说:“今天咱们主要是观察一下‘限塑’情况,如果哪家超市让我们满意,今后咱就是他们的常客。”这是干什么,我们又不是工商局的!
妻子首先带我来到一家规模较大的超市。为了做出真购物的样子,我们拿了几样物品便来到收银处结账。妻子问收银员:“使用你们的塑料购物袋,真的会收费吗?”收银员点点头说:“是的,大姐。”
妻子问了价格方知要3毛钱一个,便借故说:“这么贵呀!如果你执意要收费,这东西我就不买了。”收银员说:“大姐,你不买没有关系,但我们不能拿‘限塑令’当儿戏。”
走出这家超市,我们又来到另一家规模较小的超市。妻子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收银员说:“是要收费的,不过我们的成本低,每个只收4分钱。”妻子板着脸没有吭声,收银员补充道:“大姐,你不必担心,最后我会给你四舍五入的。”
原来,这家超市只是做做样子的,于是我对妻子说:“这下你总满意了吧,是不是以后我们就是这边的常客?”妻子放下物品,低声对我说:“你这就大错特错了,今后我们将是第一家超市的常客。”我不解妻子的意思,她一本正经地说:“想想看吧,一个不能严把禁令关的超市,又怎能严把产品进货关?他们显然不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