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家港当地的明星企业到中小板首家被ST(特别处理)的公司,高新张铜上市公司不到两年就沦落到了濒临破产边缘,在深陷“违规门”“逼债门”之后,深市中小板首家戴帽公司ST张铜再遇“法律门”。400多名高新张铜的小股东拿起了法律武器,准备民事诉赔。
起因
业绩变脸揭开“冰山一角”
高新张铜最初引起公众注意,始发于今年四月末公布的公司2007年年报。
按照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的要求和一般程序,2008年2月28日,高新张铜曾发布2007年度业绩快报,称2007年度公司净利润为0.44亿元。此后的日子里高新张铜股价一路攀高。
然而,在公布盈利业绩快报一段时间后的4月28日,高新张铜却突然公告业绩变脸,预计公司2007年亏损1.5亿~1.9亿元左右。第二天,高新张铜发布年报,宣称公司2007年度亏损为1.82亿元,与二月份发布的业绩快报利润数据相比,缩水2.26亿元,同步公布的一季报也巨亏。自此,高新张铜的股价开始一路狂跌。
现状
银行追贷企业濒临破产
如今的高新张铜已经被带上了ST,但它的命运并不仅仅是被ST那么简单,事实上,公司已濒临破产。
由于公司2007年度、2008年一季度连续出现较大亏损,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张家港支行、交通银行张家港支行等17家相关贷款银行因对原借款保证担保存在质疑,集体逼债,并向法院提起诉讼保全,目前公司主要银行账号已被先后冻结。
据了解,除了17家银行外,高新张铜涉及的其他起诉案件高达100余起。截至6月30日,高新张铜货币资金余额仅为4.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49亿元,而目前负债已高达15.1亿。
目前,每天到高新张铜讨债的人络绎不绝。“高新张铜应该是完了,账号被封后水电费都交不了,它拿什么来生产啊。”上海某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
最新
小股民欲联名起诉
从3月到9月,高新张铜的股价一路从每股10元左右跌至3元以下。尽管高新张铜在9月12日举行致歉说明会,但对于手里攥着ST张铜股票的投资者并不买账,用句时髦的话讲“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吗?”。事情到了这一地步,他们唯有希望调查进度能够快一点,更快一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着手民事诉赔,只等“行政处罚”这一东风。只要江苏证监局的调查结果出来,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了行政处罚,至少有400多名小股东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初步估计他们的损失在1800万元-2000万元之间。
(下转A26版)
快报记者 张欣 王彪 王海燕 综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