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发言
据中央电视台12月22日报道,2003年以来,仅山东青岛一地,非正常撤离的韩企就有206家,涉及工人2.6万人,拖欠工资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连日来,外资非正常撤离成了各大论坛的热点话题。
“洋跑跑”们带走了能带走的一切,却留下一个烂摊子。日前国家四部委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对于如何跨国追究“洋跑跑”的责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我看来,事后究责固然重要,但难度可想而知,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关口前移,防“洋跑跑”于未跑。
“洋跑跑”有一些共同特点: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高污染、高能耗。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这样的企业本不在我们欢迎之列,但近年来这样的企业却大量涌入中国,为何?商务部专家邢厚媛一针见血:“山东一些地方长期存在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合理的政绩观,每一个岗位的干部都有招商引资的指标,这就使得招商引资不计后果,不区分良莠,一律招进来。”其实,这个问题岂止山东省独有?试想,如果我们秉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选资”,抬高外企进入中国的门槛,这些无良外企就会被挡在国门之外。
与不正确的“招商观”一脉相承,一些地方给予外企的待遇实在太优厚,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可以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甚至会被地方政府“挂牌保护”,谁也不能去监管他们。正是这些“超国民待遇”结出了“洋跑跑”的恶果。
可以说,“洋跑跑”现象与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招商观直接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们的政绩观、招商观,才是遏制“洋跑跑”现象的根本。(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