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的强劲反弹,基金公司纷纷加大自购基金力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基金总额达到6.96亿元,整体来看,基金公司一改去年自购债基为主的局面,加大了对偏股型基金的申购。
汇添富基金昨日公告称,拟于2009年6月10日运用公司固有资金同时申购旗下所有权益类基金,包括3只股票型基金和2只混合型基金,单日累计申购金额将高达5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时申购旗下多只权益类基金在业内并不多见。对此,汇添富基金表示,此举表明公司对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同时也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以及始终坚持的长期投资理念充满信心。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3家基金公司动用公司的固有资金申购了自家基金,多数申购对象为自家偏股基金,自购债券型基金的力度明显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购的偏股型基金阵营中,以投资指数型基金最多。比如,易方达动用2亿元投资易方达50指数基金,大成基金动用1亿元自购大成沪深300指数基金,汇添富动用3000万元固有资金认购汇添富上证综合指数基金,上述金额合计3.3亿元,接近基金公司年内自购金额的一半。
此外,今年自家的新基金也成为基金公司固有资产投资的热点。例如,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8家基金公司自购自家新基金达到了2.2亿元,每次动用金额基本在1000万到4000万元之间。
由于中国证监会规定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开放式基金的期限不少于6个月,加之自购基金使用的是自有资金,因此基金公司自购基金往往被看作是基金公司对市场看法的风向标。
但分析人士指出,基金公司自购基金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基金公司对市场的看法。一般而言,基金公司自购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从营销角度考虑,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申购规模快速缩小的基金产品,或认购新发行的基金,以帮助新基金积聚人气,尽快达到成立规模;此外,在市场行情较好时,为增加公司额外收益,自购一些自己管理的、有前途的基金以增加收益,这是基金公司投资的一部分。快报记者 吴晓婧
■相关新闻
今年募资350亿
新债基意外热销
近期,债券型基金的销售呈现出了火热态势,首募规模直线上升。据统计,今年来已有13只债基结束募集,首募规模近350亿元,平均每只募集26.9亿。
然而有市场人士对债基火暴大感意外,在通胀预期日益高涨的当下,债基显然不应成首选。值得注意的是,从基金公司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债基销售中个人投资者占据了较高的份额,尤其是个人小额投资者的比例也相当高。这与去年熊市期间债基购买者主要是机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散户投资者会否再次踏错节奏,值得关注。快报记者 徐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