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问”系列其实是一本类似于《父母必读》一样的带有“科普”性质的情感自助手册。
如果看过“我爱问”系列Ⅰ、Ⅱ后,还觉得《我爱问连岳Ⅲ》里连岳的观点是那么辛辣且具有颠覆性的话,那只能说,前两本您算白看了。我除了看到那两个有关乱伦的故事脊背出现发凉的状况,其他时段我很平静地看完了这本薄册子。连岳开情感专栏普及的是常识,一些本应存在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情感常识,正因为有些是以前自己闻所未闻的,所以大家才觉得新鲜好看,而且确实也实用。那么多个情感故事,你知道你不孤单,别人比你还更陷泥沼,但不也还是有走出去的人吗?所以看别人的故事,做自己的事,连岳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无爱者有爱。
虽然情感这个方程式有很多个XY,但万变不离其宗,正如连岳多次提到的:安全、自主、相爱的性。从众多邮件的回答中大家都发现连岳喜欢聪明、不给别人惹麻烦的人,所以相信他挑选信件时已经知道这个发信人能正确妥当地处理自己的问题,有时他/她缺的只是一点可怜的自信心,毕竟没遇到过的事心里总会有畏惧感,需要的是一个人告诉自己,去吧,你这样做是对的。所谓的理论支持,任何形式的感情都是有益于双方的,委曲求全却又在那哭天喊地的人实在是太做作了,连岳的话再刻薄也不如一记拳头来得实在。
我在那些来信中发现了很多很可爱的人,比如那个幽默的胖子。这其中也有所谓的完美主义者,没有遭遇到足够多的磨难。我认为,尽早吃点苦,沙子多进两次眼睛,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的变故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读者发现老公曾经跟性工作者合作过。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除掉心魔,向前看,因为爱而原谅这个人;当然实在接受不了就要离开他,不然一辈子心里堵着。
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得到一些所谓的幸福感。但,有点残忍地看着别人的痛苦,自己却能清醒地总结一些情感规律也算是一点小收获,可以破除完美主义者的魔怔。看看总比经历所花费的成本要小得多。 披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