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夏
地点:伦敦 伦敦的地铁四通八达,这也是它成为超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离开地铁车站,步行都不超过十分钟。绝大多数人每天得花费好几个小时在地下度过,这也是生活在大都市的现代人的无奈。他们又如何打发地铁里的时光呢?
有一年夏天,我在罗马参加一个数学会议,后经巴黎作了停留。结果发现罗马人在地铁里看杂志的多,巴黎乘客捧着书的多,而当我返回上海,却看到人们大多展读报纸。伦敦的乘客又在干吗呢?我拍了几张照片,不是在上下班的高峰,那会儿相机恐无用武之地。
有一张照片里的主人是个五六岁的黑人小女孩,憨态可掬。她就坐在我的对面,她的父亲坐在我旁边,我和他们聊了几句,征得同意才取出相机,否则恐有拐卖儿童的嫌疑。小女孩出生在伦敦,她的父母是坦桑尼亚移民。我想起那条著名的国际铁路——坦赞铁路,花费了中国很多的财力和人力。这些非洲人为何从来不移民到中国来,那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添加色彩。
还有一张相片很有代表性,看报纸的姑娘和读一本厚书的小伙子。姑娘的长相和打扮都很精致,颇有东方神韵,一只手提包放在腿肚子上,小腿之间还夹着一只塑料袋。看来她有着很强的防范心理,也说明伦敦地铁并不是安全无忧。那个小伙子穿着短裤,看起书来全神贯注,显而易见,他身上重要的东西都在胸前的小背包里。
最后选择的是这张照片,人数又增加了一倍,清一色的外地女游客。她们在一起欣赏过去一天拍摄的照片,脸上的表情既疲惫又兴奋。可以肯定的是,相机里的照片不是风景,而是人物,是她们自个儿。遗憾的是,我没有把她们头上的一个字牌拍进去。那是伦敦市长的一个创举,他下令在地铁里放置现代诗歌,以此陶冶人民的情操。蔡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