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实话实说 崔永元 和晶
【锐评】
一代新闻人不可磨灭的理想
发帖人:石述思
http://user.qzone.qq.com/622007965
从1996年诞生到今天,《实话实说》13岁了,如果按照人的寿命衡量,它的离去算夭折,但按照中国电视节目的寿命衡量,它称得上老寿星了。所以大家不要过度悲伤,中国电视事业离开这个栏目也不会垮掉,还有那么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栏目在等待大家以激动人心的高收视率关爱呢。
为了平复大家难以割舍的心情,我这里先解释一下该名牌栏目必然死亡的理由。
首先,我相信大家不可能一辈子说实话,随时随地说实话,要知道好多位高权重的人都难以做到,过去帝王将相还随意篡改历史呢!其实,不少人不说实话的动机是善良的,是为了社会、单位、家庭和睦,据调查,中国男人平均每天要撒六次谎。所以您不能要求人家上了实话实说节目就一定会说实话,实话有时很难听的,会伤害领导、朋友、爱人感情的。当然,也有个别嘉宾觉悟低,非要说百姓爱听而领导不爱听的实话,无谓地延长录制时间,但不怕,是录播,我们只能统统剪去,别怪编导,他们也有难处。
其次,也别怪小崔离去给了栏目致命打击,其实他为了逼嘉宾说实话都累得抑郁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让他转岗也是出于保护优秀主持人的考虑,您知道除了新闻联播以外,央视培养一个优秀主持人有多难吗?还好抑郁算半残,还可以在其他二线栏目发挥余热。他走后曾发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调侃,结果不幸成了和晶的谶语。其实小和挺优秀的,用上海女人的柔情和循循善诱继续误导百姓说真话,百姓也不傻,知道说了也被剪,便纷纷步专家后尘成了表演和作秀的高手,后期都快成毫无智慧含量的故事会和大专辩论会了。
再次,该说说栏目的制作。小崔离别以后,始终没有形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型语境,连小乐队的人和乐曲都快成“同一首歌”了。还有由于经费缩减,播出频道、时段调整,导致创新的外部条件严重贫血,海啸老师和他的团队也无力回天啊。
最后,我觉得实话实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代新闻人不可磨灭的理想。所以,为了有一群人曾坚守过,直面过,奋争过,惆怅过,戏谑过,哭过,笑过,我们在此铭记。
【收视率这回事】
实话实说《实话实说》
发帖人:和菜头
http://www.hecaitou.net/?paged=2
嘻嘻TV的《实话实说》节目即将落幕,终年13岁,宣布的理由是:收视率太低。其实,《实话实说》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它不应该开这个头,更不应该叫这个名字。崔永元当年并没有算到这个节目会变得家喻户晓——央视有太多节目了。和晶没有看清楚脉络和大势,既然节目是无心而得,那最后也就会无心而失,因为节目的价值在不同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而大势则非常清楚,今年央视改版,集合所有所谓“黄金强档”节目于一套,其中包括朱军的《艺术人生》。用《艺术人生》这只麻雀来解剖一下,就可以看出后面的策略是什么。
《艺术人生》的本质是一档经过包装的娱乐节目,既不艺术,也不人生。它就是《女友》杂志的电视版,观众去看它的最大动力不在艺术水准,也不在人生故事,而是消费艺人的眼泪。如果中国允许自由开盘的话,每期节目大概会吸引数亿元的投注,为了赌艺人在节目第几分钟落下泪来。所以,《实话实说》这样娱乐性严重不足的清谈节目被砍,并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为了收视率,取悦中国人也容易,左手一本《故事会》,右手一本《女友》,就不愁人山人海。在这个进程中,《实话实说》是一个实验类的产品,能维持13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今安然下岗,也算是功德圆满。
赵忠祥:听说《实话实说》停了。想起十多年前在走廊中的一句玩笑:你们节目叫实话实说,意思是别的节目都不说实话。
网友单士兵:对于《实话实说》的死亡,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打通更多让人们听到“实话”的路径,更有意义。总不能聆听几句实话,还要跑到那家打着“实话实说”招牌的专卖店,搬个板凳,付份茶钱,才能获得资格吧。
网友eeevictor:怀念崔永元,不知道这时候小崔什么心情!
网友峥峥洁尼:《实话实说》就好像一个迟暮的明星一样,只能因为暴死家中才得以重登娱乐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