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袁永康(1943.11-1981.5),男,汉族,安徽滁县人,生前为江阴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先后抓获流窜犯200多名,查获被窃自行车300余辆,1980年12月省公安厅记三等功一次。1981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同年7月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
江阴黄田港口是长江南北交通要道,流窜犯经常混迹其间。袁永康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识别犯罪分子的经验,能准确及时地查获犯罪分子。
1980年的一天早晨,袁永康在港口车站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孩子,拎了一个大旅行包,神色可疑,经过盘问,这对“夫妻”更为慌张。袁永康立即揪住不放。经审查原来是黑龙江劳改农场的逃犯,他们冒充夫妻,专门流窜大中城市作案,当天凌晨在无锡火车站偷了一只价值500多元的旅行包,窜来港口。
袁永康这样的事例很多,人们称赞他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港口哨兵”。
袁永康待人和蔼可亲,群众有事乐于找他帮助。执勤中,他经常到轮船码头扶老携幼,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一次,一个要饭的老太来到民警值班室,他就买饭给她吃,还给她回家的路费。对于截获的被盗自行车,外单位来提取,他总是热情地安排食宿,帮助买好车船票,办好托运手续。
袁永康深知港口治安管理的重要性,他长期坚守岗位,节日假日放弃休息。1979年他结婚时,也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为了工作,他经常不吃早饭,吃中饭时也常常端着碗或捏着馒头边吃边观察港口动静。他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爱人生孩子时,他工作到深夜才回去。由于长期的工作劳累,他身体消瘦,脸色发黄,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说:“只要多抓几个流窜犯,我瘦掉几斤肉也高兴。”
1981年5月12日上午10许,袁永康在江阴黄田港口执勤时,发现一男子推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神态异常,立即上前盘问,并将其带至值班室审查。
然而就在讯问开始不久,这名男子突然站起来,猛击袁永康太阳穴。袁永康赤手空拳与男子展开了搏斗。
男子眼看快要被袁永康制服,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尖刀,向袁永康身上乱刺。袁永康没有退却,凭着坚强的意志,将疑犯打伤。然而,由于全身被刺伤24处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袁永康英勇牺牲。
犯罪嫌疑人带着伤痕血迹,仓皇逃窜不远就被群众发现,警察将其抓获归案。经审查,此人是上海市公安机关通缉在案的拦路抢劫、盗窃犯罪嫌疑人方鸿才。
通讯员 沈宫轩
快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