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原吉林长春气象仪器厂工人,自1966年开始做义务交通员,4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曾荣获省、市“劳动模范”、“文明市民标兵”、“十佳志愿者”、“先进市民巡视员”等称号。
一个扩音喇叭、两面指挥旗,这是老杜随身必带的两件宝贝。
43年来,老杜每天站在街头疏导交通,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新中国60岁的生日快要到了,这两天,老杜忙着剪报并整理好国庆阅兵式上的10大看点。当您走在街头或是乘坐公交车时,也许就会听到老杜为您做的义务宣传。
9月28日,老杜像往常一样不到7点钟就来到自由大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在刚刚修建好的导流岛旁老杜停下了脚步。把喇叭转到身前,拿起喇叭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一系列动作老杜重复了43年。
“请同志们不要忘,交通安全记心上,过马路要看一看,行人要走斑马线,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奋斗永向前……”一套交通安全开场白后,老杜向市民宣传起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兵种装备超以往,歼10战机齐登场,受阅装备全国产,新式军服来亮相,千人精英军乐团,还有影片记录阅兵的盛况……”听老杜这么一喊,车上的、车下的、上班的、上学的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从7点多到8点30分,1个多小时的宣传,被称为“编外交警”的老杜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
谈初衷
“人不能只想着自己”
老杜的家离他的“岗”不远,从岗上下来后,记者跟随老杜来到他家。
老杜的家不大,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张简易的木头床上方,10余张奖状被他擦拭得没有一丝灰尘。随后,记者翻开厚厚一摞证书,里面记载着老杜获得的“十佳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市民巡视员”等20多项荣誉。
老杜说:“我今年75岁,生长在农村,父母去世早,是党和政府将我抚养大、培育成人。我得报恩,得多付出。”1966年,当时还在工厂上班的老杜就当起了义务交通员。每天早上天刚亮,老杜简单吃点东西就出发了。上班前,老杜匆匆回到家中收拾一下就去上班了。下班后,老杜的身影又出现在了马路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老杜一边工作,一边义务做交通员。1994年老杜退休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义务交通宣传上面。每当有人问他究竟图个啥?老杜总会微笑着告诉对方:“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
表决心
一场车祸坚定信念
43年来,和老杜一同做义务交通服务的老邻居们相继退出,只有老杜一人坚持到了现在。是什么让他如此专注?老杜道出了一桩多年前的往事。
时间倒转回上世纪80年代,一天,老杜像往常一样在解放大路附近协管交通,突然,他发现一辆正在疾驶的公交车外面,有一个年轻人为图方便挂在车外随车行驶,正当老杜想在车进站停下后制止他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急刹车,这个年轻人被甩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老杜组织车上的几名乘客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老杜又及时联系了伤者的单位和家属。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深夜了,没有公共汽车,他一步步走回了家。
几天后,老杜拎着营养品去探望那位伤者,护士告诉他,那个年轻人因伤势过重当天就去世了。老杜感到十分惋惜,他静静地在医院的长椅上坐了许久。他感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这也让他坚定了协管交通的决心。
聊亲人
老伴儿患病他坚持出勤
几十年来,老杜亲眼目睹了长春市交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马路、行人和车辆,成为老杜最忠实的伙伴,即使是在他老伴儿患癌症,与病魔抗争的7年时间里,老杜仍风雨无阻,每天准时来到马路上,做义务协管。
今年4月,老杜的老伴儿安详地走了,老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老伴儿在他初做义务交通员时对他的支持。“老伴儿为我分担得太多太多,在她患病的时候,我说去看一看交通,她也没有任何怨言。”老杜回忆说。
谈经历
铁喇叭曾把嘴唇皮粘掉
做义务宣传几十年,老杜一共用坏了3只喇叭,他还记得伴随他时间最长的是一只铁皮喇叭。
为市民做讲解,总是用嘴来宣传声音实在是太小了,老杜便自己掏钱请铁匠师傅做了一个铁皮喇叭,自己刷上漆,在路口、车站宣传。冬天由于天气冷,说话时嘴总粘在喇叭上面,把他嘴唇上的皮儿都给粘掉了,老杜仍然一边哈着气一边继续做宣传。到了夏天,太阳似乎都快要把柏油马路给烤着了,他自备白开水、解暑药依然与往常一样工作。“冬站三九、夏站三伏”是老杜铁一般的纪律。
就这样风风雨雨43载,一条条岁月的印痕悄悄爬上了老杜的额头和脸颊,但数十项荣誉已盛满了他的一生。
谈奉献
掌声是最大的荣誉
“不计名利,尽力奉献;再接再厉,青春常在。”老杜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在义务宣传时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老杜遇到一位盲人上车,他招呼着乘客们都谦让一下让盲人先上,这时一个小伙子嚷嚷着他还忙着上班呢,抢着上。老杜批评了那位小伙子的不文明行为,小伙子自知理亏,不再吭声了。
老杜回忆,几十年来,什么样的人他都遇到过,理解的,不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老杜总是把这一切看得很淡很淡。
老杜说:“前两天我在236路公交车上做宣传,很多乘客都很支持我,都给我掌声。市民的掌声就是给我的最大荣誉。”
国庆节就要到了,老杜现在每天还收集报纸上关于国庆方面的报道。老杜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记载着党的方针政策,记录着一桩桩一件件长春市在各项建设、发展计划中取得的丰功伟绩。这些都是他平时宣传的材料。
谈希望
愿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
老杜胸前永远都戴着1枚党徽和1枚东亚志愿者徽章,蓝色制服的袖口上标有“市民巡视员”的绿色袖标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老杜是2008年成为长春市市民巡视员的。每天,他和600多名市民巡视员一道为政府分忧,为百姓出行解难。
“现在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我的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也许有一天我将离开这个岗位,但只要还能动,我就要一直宣传下去。”老杜说,“我这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没有文明交通,就没有文明城市,能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我就要把它做好。”
据《东亚经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