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6岁的沈德炎老人颤巍巍地走进快报,手上紧紧攥着的一面五星红旗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人们并不知道,他跟五星红旗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60年前,时任工商局秘书室秘书的他接到了制作红旗的重任,为南京城首批1000多面五星红旗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10月1日,南京全城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那一刻,他终生难忘。“在庆祝国庆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多么希望南京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五星红旗!”这位历经沧桑巨变的八旬老人发出倡议。
从地下党到工商局秘书
“我这一辈子,经历的事情真是不少。”沈老的老家在常州,1938年冬家乡沦陷,他被亲戚带到上海大南西药行做学徒。因为父亲惨遭日军杀害,他的爱国理想从那时就埋下了种子。
1941年,在地下党姐姐的影响下,沈老开始了“秘密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往解放区运送药物。后来,沈老离开了西药行,在地下组织的安排下开了一个纱布行,表面看是做买卖,实际上店面作为一个接头点。直到1946年组织上通知他离开上海,他才只身一人来到南京。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沈老被调入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贸易部。当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后,沈老成为工商局秘书室秘书,“那时候大伙都只有一个期盼,那就是解放全中国!”
紧急调集红布黄布
1949年9月,新中国国旗确定下来后,市政府立即通知工商局用最快的速度制作国旗。“局长交办,9月30日晚上前一定要把国旗制作出来!”沈老60年后回忆起这个“命令”,语气中还是带着隐藏不住的紧迫感,因为这个任务实在太重了!
可是,难题摆在眼前:解放前,南京没有纺织和印染工厂,绸布店也不多,三四天的时间怎么保证大批量的布匹?沈老和工商局的同事们迅速通过商会,请来几家绸布店的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所有的红布、黄布暂停销售!” 不过,汇总上来的数量仍然不够多。
“怎么办?”正在众人焦头烂额之际,有人提出了找外援的建议。工商局迅速派人出差到苏南、苏北紧急购买红布和黄布,解了燃眉之急。
两天两夜加紧赶工
在紧急采购布匹的同时,沈老和同事们还要忙着联络国旗的制作事宜,“当时只有解放前的两家军队被服厂,一家在汉中路,一家在中山北路,我们把买到的布匹陆续送进厂,动员职工同志要在两天之内把红旗赶制出来!”没有机械化的纺织机器,只有缝纫机,工人们开始连夜奋战。“这是新中国的大事,这是南京城的大事!同志们情绪非常高,人歇机不歇,用两天时间,在9月30日下午就把所有红布黄布都制成了五星红旗!”
10月1日一早,沈老走上街头,“忙了几天几夜,我终于看见五星红旗在南京城的上空高高飘扬。”那一刻,心中的骄傲和自豪无法言说。
时光流转,60年间的每一个国庆,沈老都习惯走上街头,他只想看一眼心中至爱的那抹红,“每一次我看见五星红旗,心里都是那么亮堂堂。总是想起建国那一年赶制红旗的故事,想起建国初期的艰难,想起今天的美好生活!”沈老说,正是这份特殊的深情,让他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有了希望家家户户挂红旗的心愿,“ 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我们的中国心!”
[倡议]
挂一面五星红旗
祝福伟大的祖国
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快报联合苏宁电器向南京市民发出特别倡议:国庆节期间,请你把对祖国的爱“挂”出来,共同度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国庆节。但在悬挂国旗的同时,也请注意遵守《国旗法》相关规定,不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不合规格的国旗,也不故意毁损、涂划、玷污国旗。
国庆在即,苏宁将提供数千面国旗发放到小区,并在苏宁新街口店、商茂广场店和山西路店进行派发,为南京城增添一抹红,增加一份过节的气氛。在此,我们许下最美好的愿望: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