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泪水,也有笑容。
昨天上午,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连续第11年来到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少年犯们一起度过了一次难忘的中秋节。而在当天上午,一共有10名少年犯被减刑或者假释,随着法官的最后宣判,他们被释放回家,和父母一起度过重获自由的中秋节。临行之前,他们向张连珍鞠躬,喊着:“谢谢妈妈!”
接孩子回家
昨天上午8点,老张就来到了少管所的门口,等待着那一场期盼已久的判决。
老张是江苏扬州人,17岁的儿子在前年因抢劫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两年多来,老张生活在懊悔中,总觉得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确实,儿子张华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管教,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上学。在没有钱花的时候,他想到了抢劫。
中秋节的前两天,老张突然接到通知,说他的儿子在服刑期间表现非常好,将受到减刑,而张华刑满释放的日子就是中秋节。那一天,江苏省政协主席也将亲临现场,送他的孩子回家。
上午9点,老张坐在大礼堂里,观看少管所组织的文艺表演,他盼着能见到儿子的身影。突然,在10点的时候,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法庭的镜头——原来,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就在隔壁的另一个房间召开减刑假释宣判大会,老张终于从穿着囚服的一群少年中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变胖了!”
宣判刚结束,张华和其他被减刑或假释的少年犯来到了台上,老张也走了上去。但是,老张还没来得及和儿子说上几句,张华却和其他人一起,围成了一圈,抱住了张连珍,喊着:“妈妈,谢谢妈妈!”张连珍和他们一一拥抱。
“我在这里的三年,每年都能见到‘张妈妈’。”张华对父亲骄傲地说。
一个特殊的礼物
张连珍已经是连续第11年来到少管所了,今年,她还和往常一样,带了许多月饼,亲手发给每一个少年犯。
但是,让张连珍想不到的是,今年她却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礼物的人叫刘冬。4年前,他也是少管所的一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刘冬自己创业做起了老板。去年结婚时,张连珍特地赶到酒店,做他们的证婚人。“我要给张妈妈一个礼物。”刘冬知道每年的中秋张妈妈都会去少管所,所以今年他带着新婚的妻子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果然,刘冬等到了张妈妈。而他送出去的礼物是他练了千百次才算满意的“慈母”两字!
从1999年开始,张连珍每年都会来到少管所过节。这11年来,在张连珍的关心下,一共有9728名服刑少年获得减刑、假释,提前回归社会。他们中,有1386名服刑少年获得印刷、缝纫、烹饪中级和初级职业资格证书,213人取得自学考试大专段单科合格证书。刑满回归社会青少年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中少年犯及家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苏玉新
快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