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南京最挤公交》追踪
客管处出招增加运力运效
3大片区公交拥挤难题将破解
上周,快报报道《记者体验南京最挤公交》引起了南京市客管处的关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多次接到市民的类似反映,并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找对策,经过反复讨论,现在已经拿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将有效缓解3大片区公交车拥挤现象。
江北:
抽调周边线路支援
江北是出行矛盾最大的一个地区,由于长江大桥的瓶颈效应,导致公交车尽管运力不断增加,但运效发挥不出来,尤其早高峰时客流非常集中,车辆内拥挤现象严重。客管处调研后得出结论是,不能无限制地增加运力,一味增加配车也会加剧大桥的拥堵。考虑到客流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客管处要求针对早高峰再增加一部分运力,增加一些大容量的公交车。此外,早高峰将采取更加灵活的调度和管理手段,加密发车频率,例如,可以抽调利用周边线路进行支援;可以抽调部分车辆区间运行,加快周转,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加强老旧车辆的维修,提高车辆的完好率,保证出车数量。此外,他们还在与交管部门协商看能否开通从北堡下面走的新线路,沟通江岸水城、海润风景一线,而避开桥北客运站前的拥堵路段,缩短运行周期。客管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如果遇到路堵,也有部分151等公交线可能会借道北堡下面上大桥,缩短早高峰时运行的时间。通过各种措施多管齐下,151等过江公交线拥挤的问题将得到缓解。
百水芊城:
改换大容量公交车
据介绍,针对百水芊城等地居民反映的出行不便、公交拥挤等问题,客管处相关负责人开出的药方是换车、调整班别系数。他表示,原先百水芊城因为新建的道路未完工,路况很差,因此影响到公交更换车辆,现在道路已经打通修好,将把这条线配备的普通公交车换成11.5米长的大容量公交车,从而增加运力,此外,还将采取灵活的调度手段,重点增加早高峰的运力配备。他解释,所谓加强班别系数,是指增加人员,原先一辆车配一名司机,司机休息车也休息,现在将增加到2-2.5人/辆车,原先只能排单班的改为排双班,歇人不歇车,从而提高车辆的使用率,缓解百水芊城运力不足的矛盾。
尧化门:
新辟145路公交线
针对尧化门一带居民反映76路、140路等公交车拥挤的问题,客管处分析,从配车来说,76路配车数已经很多了,刚开始时只有20辆车,现在已经增加到配了40辆公交车,属于大线路,高峰时能够做到2分钟的发车间隔。但问题是,多数尧化门等沿途的乘客都是从头坐到底,基本只上不下,这就导致因为没有客流周转而车内越来越挤。客管处开出的药方是,批准中北巴士公司开辟尧化门到迈皋桥的145路公交车,初期计划配车10辆,只要车辆购置到位就可以开通。他表示,145路相当于76路的区间车,将客流送至迈皋桥地铁站,方便乘客转乘地铁到达市中心,可以缓解76路等公交线拥挤的问题。快报记者 鲍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