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互称‘匠人’、‘钳工’,把掏包称为‘背壳子’、‘找光阴’,把上车行窃称为‘上车找功名’、‘挖光阴’。如果大家听到这些行话,一定要提高警惕。”10月24日下午,104名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接受了郑州市反扒支队的“岗前培训”。
从10月末到今年年底,郑州警方将从该市21所大中专院校中选出2000名学生反扒志愿者,于每周六下午、周日上午在市区各大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巡防反扒。
为了保护志愿者安全,警方要求他们必须佩戴“反扒志愿者”的红色袖箍。
“戴上这红袖箍,贼看见就跑了,安全是安全了,可抓贼肯定是没戏了。”河南农大信管学院学生张俊虎有些失望,“本来还想体验下当便衣警察的感觉呢。”
“一切行动听指挥,每个小队有5名志愿者,绝对不能分开行动,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必须报告带队民警,或拨打110等待民警到来。”一位派出所所长这样交代他的“学生兵”。
半天巡防过后,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受到的欢迎让张俊虎不再失望:“贼看到我们会害怕,犯罪就减少了。”
“抓贼不是最主要目的。”郑州市反扒支队副支队长刘卫说,“学生的人身安全大于一切,戴上袖箍,首先是对反扒志愿者的一种保护,其次可以借此提高全体市民的防范意识,在全市形成‘警察就在我身边,全民参与管治安’的氛围,从而有效震慑、减少犯罪。”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