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昨日表示,许多创业板首批挂牌企业中存在资金“超募”现象,证监会今后将考虑借鉴国外存量发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界对存量发行有无法律障碍存在争议,市场也担心老股东乘机抽逃,希望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共同展开研究和探讨。
他表示,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交易所市场体系已相对完整。证监会下一步将完善场外市场的建设,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姚刚提醒投资人对创业板“直接退市”的制度安排保持谨慎,投资者不要期望借“重组借壳”进行炒作。
姚刚指出,创业板公司的退市标准较主板严格,退市的风险很大,交易所今后将制定一套转板规则。创业板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需要进入主板市场。
姚刚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表示满意。姚刚透露,截至目前大概有960万的投资者通过这套程序开设创业板账户,实际参加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的有92万户,约占开户数的1/10。今后证监会将在借鉴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经验基础上,在其他产品中引入该项制度。
针对创业板首批挂牌企业发行价格及首日价格涨幅是否过高的问题时,姚刚表示,创业板股价波动较大是其特性之一,中国投资者“炒新”习惯也助长了股价大起大落,希望投资者保持谨慎。姚刚表示,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创业板后备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初创期的企业还不能进入创业板市场。
此外,国外很多创业板市场最后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条件过于宽松,让那些还不是很成熟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姚刚表示,创业板没有产生分流主板资金现象。创业板企业较多但融资量有限,创业板企业上市当天主板市场指数是上涨的,分流资金只是心理上的担忧。快报记者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