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离开两分钟 4岁男孩被砸得满头是伤
· “宝来”四脚朝天 他下车就走
· 中年妇女要给“公安局”汇“保释金”
· 刘景环,捡破烂老汉催你还钱!
· 为留航班 他说机上有爆炸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11年前,一个大学生借走同村一位老人5000元 11年中,借钱给他的人几乎跑断了腿仅要回1800元……
刘景环,捡破烂老汉催你还钱!
  11年前,一个大学生借走同村一位老人5000元

  11年中,借钱给他的人几乎跑断了腿仅要回1800元……

  刘景环,捡破烂老汉催你还钱!

  “没想到啊,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乡亲,他竟然拿了我的棺材本一借不还。”刘道远老汉今年78岁,多年前他把自己捡废品攒下的5000元积蓄,借给了一个叫刘景环的同乡。11年来,他为要回这笔债,来南京不下10次,可至今,对方只还给他1800元,2004年以后再无踪影。前天,老人再次来到南京新街口向市民求助,希望能有人告诉他刘景环在哪里。

  老人持告示伫立街头求助

  11日下午,记者在新街口中山东路路口,看到了刘道远。他发须皆白,满是褶皱的双手举着一块用塑料布打印的求助告示,告示上写着醒目的“讨债”二字,还有欠条复印件的照片,不少行人围在老人身边细看告示上的内容。

  据了解,刘道远老汉是徐州市睢宁县人,他一辈子没有成家。考虑到年老以后,没有儿女赡养,他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来到南京打工攒钱,用他的话说,这是赚个“棺材本”。但他年老体弱,又没文化,工作不好找,最后只好在南京以捡破烂为生。那几年里,他起早贪黑地忙碌,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天天翻垃圾桶捡废品。忙活一天勉强能有十几元的收入。

  刘道远省吃俭用,两三年的工夫终于存下5000元钱,他原本就指望年纪再大一些,干不动了,就靠这笔钱贴补生活。可如今,这笔钱进了别人的口袋,已经78岁的老人不得不背景离乡,在南京乞讨为生。据老人说,他11年间来南京不知道多少次,而欠自己钱的人始终避而不见。

  艰难讨债11年之久

  谈起欠自己钱的人,刘老汉气得脸色涨红,忍不住骂了一句。他掏出一个小塑料袋,从里面小心翼翼取出一张几乎要“散架”的信纸,“这就是1998年刘景环打给我的欠条,时间太长,纸张已经变脆,只能放在袋子里保存,一般都不敢拿出来。要是这纸条没了,我最后一点证据都没了。 ”他一边小心展开信纸,一边讲述事情的经过。刘道远老汉和刘景环是同一个村的,原本就认识。1998年12月17日下午,刘景环找到刘道远,向他提出借5000元钱。

  对方答应刘老汉一年之后还钱,而且利息比银行略高,刘老汉略一思考,答应了他的要求。“都是同村同姓的人,对方还是大学生,我觉得比较可靠。”让刘老汉意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对方不仅没还钱,而且连人也消失了。多年来,刘老汉只见到对方一次,那是2001年,刘景环回老家结婚,当时刘景环对老汉说尽甜言蜜语,又给了老汉1500元钱,央求务必“缓几天”。刘老汉一时心软,觉得不忍让对方大喜的日子难堪,于是勉强答应。可这之后,刘景环再次人间蒸发。

  刘道远老汉希望刘景环的父母能帮儿子还债,可对方没答应,推说儿子的债务与自己无关。最后,刘道远有一次实在没钱,刘景环的父亲才给了他300元应急。说起艰难的讨债历程,刘老汉一阵心酸:“一趟趟跑,都是没有音讯,11年要到两笔钱,加在一起也就1800元。”

  据刘道远说,2004年,他再次来南京找刘景环的时候,辗转得知对方在迈皋桥的一家液化气公司工作,但具体是哪一家,他也不清楚。其他老乡打听到刘景环的号码,帮刘道远打去电话,可对方一听“要债”二字,直接挂断电话关机,又销声匿迹。

  市民谴责欠债行为

  刘道远老人一边讲述自己的讨债故事,一边抹着眼泪。周围的市民都为他感到气愤,“骗一个乞讨、捡破烂的老人,这个人太过分了啊!”有人建议他去找律师打官司,也有人建议他去找派出所协调,还有一名小伙子自称认识“调查公司的朋友”,可以给刘老汉找出刘景环,价钱好谈。刘老汉摇摇头,“我一没钱,二没文化,这些东西程序复杂,我实在不会,就盼着能有人凑巧认识刘景环,告诉我他的住址。”刘道远老汉认为,按照二人当初的约定,刘景环应该每月支付自己100元的利息,累计至今本息金额已经达到15000多元。但懂法律的市民告诉他,这样的高额利息不现实,私人借贷的利率不可以高于国家银行的法定利息。对此,刘老汉表示,只要能先要回本金,剩下利息多少可以再商量。

  随后,记者与百江燃气公司人事处取得联系。工作人员承认,4年前确实有一个叫刘景环的人在这里工作,如今早已离职,不清楚对方下落。

  刘景环为何一再“人间蒸发”,拖欠债务11年之久?真相究竟如何?快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快报记者 是钟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