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投资者认为应及早防通胀
买房还是买黄金成为争议焦点
近来,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涨”声一片,而在年初还甚为萧瑟的房价也在下半年迅速升温,一时间,通货膨胀即将卷土重来的预期四起。
在此次上海证券报和新浪财经的联合调查中,我们发现房价仍是让受访者感受通胀最为明显的品种,占比为60%;相较而言,肉蛋价格、资源价格等和老百姓生活也密切相关的品种却远远不及。虽然房产消费不被计入到CPI的统计数据中间,但是提到通胀,房价仍被普通投资者认为“罪魁祸首”。
另外,对于部分专家认为明年将为温和通胀的观点,投资者似乎并不认同,在受访者中有90%的人认为现在考虑应对通胀并不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典型的通货膨胀,分别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7年,大部分人尤其是中青年投资者抗通胀的经验较为缺乏。
而在“以下哪类资产最适合防通胀?”的调查项,有43.4%的受访者选择了房产,有35.0%的受访者则选择了黄金,而证券投资、保险和存款,投资者则认为并不具备太大的抗通胀功能。最终,抵御通胀到底是买房还是买黄金成为争议的焦点。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胀的典型表现是物价上涨过快,货币购买力下降,在全球降息、货币大量涌入市场后,通货膨胀迟早到来,投资者如果能够提早准备应对之道,及早从资产配置角度考虑对抗通胀,是明智之举。 快报记者 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