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南京“三中路”改造终于完工,期待已久的电子公交站牌也投入了使用。不过,这只是公交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第一步,要使这种信息化和智能化完全发挥效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乘坐公交的便捷性、优越性,减少对小汽车出行的渴望和依赖,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公交优先力度。
“三中路”目前推出的电子公交站牌只是“简化版”,只能预告公交车距离本站的路程,而没有预告预期的等候时间。在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普及的今天,谈不上太多创新技术,也谈不上太高的技术含量。
这显见不足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本质的缺憾。那就是在城市道路交通日趋拥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公交乘客最希望准时、快捷的时段里,交通拥堵却最为严重。“简化版”的电子站牌,尽管显示了公交车距离本站有多远,而公交乘客依然无法确切知晓到底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等到公交车。也许这辆公交车距离本站只有一公里,但是,如果发生严重的交通拥堵,乘客有可能还要等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电子站牌显示信息“有等于无”,可能被称之为“傻瓜站牌”。
要真正让电子站牌的信息对公交乘客有用,信息的准确最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困难不在于电子站牌本身,而在于公交车所处的道路交通运行条件和环境。最关键在于确保公交车运行平稳,不受拥挤所困扰。在道路交通流非饱和状态下,公交车辆只要调度平稳,运行肯定也是平稳的,电子站牌显示的信息才会相对准确、有效。但是在小汽车爆发式增长、道路交通日趋拥堵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专门的路权保障,公交车根本做不到平稳行驶!那么,电子站牌显示的信息就变成了无效信息。因此,要达到高拥挤状态下公交车平稳运行,就必须更多地开辟公交专用道,使公交车拥有专有路权,在交叉口位置配时给予优先权。
所以,市民对于“简化版”电子公交站牌的期望不能太高。我们希望并呼吁政府切实加大公交优先的力度,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信号设计中给予公交优先,这样,公交电子站牌才能真正找到其用武之地,市民才更信赖公交,更愿意乘公交。要让电子站牌发挥效用,成为公交乘客值得信赖的信息服务手段,应当把它们安装到公交专用道沿线。麦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