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教改纲要”
十年时间基本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让社会各界更好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昨天,教育部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参与纲要研制工作的专家和官员解读基础教育相关内容,此后教育部还将连续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分别解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在基础教育方面,《纲要》提出,用十年时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对普遍关注的择校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等都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
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
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同时,推动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
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即: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规划纲要第七战略课题组组长袁振国表示,在这样重要的文献当中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单独列出来,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义务教育
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在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问题上,袁振国表示,总体上看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综合治理。
为此,规划纲要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通过调整教材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等推进减负。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
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
为进一步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以流入地区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包括没有流入地户口的白领阶层,凡是符合年龄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在流入地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
设立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务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积极推进示范生免费教育,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费用列入政府预算,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这次提出来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把职务等级最高级设置到正高级,这对于拓展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教师职务体系既要把中学和小学统一为一个系列,并且岗位也要统一。标本兼治解决择校问题
规划纲要指出,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要标本兼治,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缩小校际差距的主要措施是要率先实现县区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区(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规划纲要还重申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供选择机会。
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要追求“绿色”升学率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目前普通高中存在千校一面的状况,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很多高中自己的特色并不明显,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下一步要解决这个问题,鼓励高中多样化发展,办各种各样有特色的高中。
对于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郑富芝说,就业压力大导致升学压力也很大,不考虑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他提出,将来在高中阶段要实现“绿色”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