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资深票友打过这么一个精辟的比方: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沿着“掌纹”的路径行进,摄影发烧友们寻访着各自的“掌心”。南京的石库门建筑,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将石库门景观一一收录进相机内核,或人心深处。在桃源村、树德坊、慧园里、雨花巷,他们觅得了一些民国风情,然后满足地“喀嚓喀嚓”,像裁剪一块精美的布料。
石库门建筑实则产自上海。自上海“新天地”横空出世以来,“石库门”建筑几乎成为老上海的代名词。近代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列强在各城市租界大肆打造属于自己的地盘,西方建筑在中国局部城市涌现。城市得到扩大,农村各阶层进入城市。由于不能将农村的深宅大院搬进租界,高密度的里弄式建筑在上海诞生。里弄式建筑脱胎于江南的传统民居,由于出入口处均采用石材作为门框,木板做大门,故俗称“石库门”。
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大兴土木兴建了各种军政、陵园、科教、公馆等建筑。为解决中下阶层的居住问题,也兴建了很多类似“石库门”的里弄式建筑。时过境迁,许多里弄式建筑因历史文物价值不高被拆除。幸存下来的,就成了摄影爱好者手中的“珍罕古玩”。
这次我和摄影记者走访的是位于下关花家桥的锦庆里石库门建筑。这里名声虽然内敛,但保养得当,保留完好的入口牌楼在南京已属稀罕。关于它的历史,网络资料散落得语焉不详。追问当地官员,得到的答案依然模棱两可——据说,这里曾住过一位民国将领。
询问门口的一位卖书老者,说起这幢楼的历史,老者悠然一笑“比我岁数还大”。他的书堆中,夹藏着《军统内幕》、《陈立夫回忆录》等民国元素。
如今,这里已是南京铁路局的女生宿舍。如大学一般严厉的值班阿姨叫停了我们的脚步,告示牌早已标明“男士止步”。阿姨于1981年来此工作,一晃三十年。对于办公地点的掌故,阿姨也只能就近说起:1993年,一位美国小伙来此拜访拍照,原因是他的妈妈在此居住过。
阿姨说,经常有人过来打听,想在此尽兴租住几天,均被婉拒,扫兴而归。由此可见,石库门建筑虽然苍老,但不乏拥趸。
不管你爱与不爱,这些都是历史的尘埃。石库门从来不是孤立的没有生命力的建筑物本身,而是这座城市的一枚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