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实名举报暂行办法》的出台,广东省纪委副书记赵振华和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廉政与治理中心教授肖斌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之相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教授的观点大为不同。
1月份,网友“云台反贪义士”发帖举报连云港市政法委副书记孙灿在新浦区云台乡朱麻村建豪华欧式别墅,报道面世后引起强烈关注,别墅终拆。 快报资料图
拆前的别墅
挺“实名”方
赵振华:实名举报有5大优势
广东省纪委副书记赵振华:“实名举报有着诸多优势。一是实名举报人一般是知情人,甚至还是关键知情人。实名举报的线索较具体,可查性强,查实率高。二是署实名举报,纪检监察机关可直接同举报人取得联系,减少了中间环节。三是实名举报能够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征求意见。四是由于实名举报的主体明确,便于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措施,防止和制止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的发生,保护举报人。五是有利于对诬告和陷害他人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防止少数人利用信访举报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廉政与治理中心教授肖斌:“匿名举报的信息良莠不齐,纪委推广举报实名制主要是想提高通过举报侦破案件的效率。由于当前社会十分复杂,匿名举报的动机也十分复杂。人们选择匿名举报固然是因为怕受打击报复,但还有一些人以匿名举报来捏造事实、陷害他人。因此,目前的匿名举报信息真假难测,增加了纪委的办案难度。”
挺“匿名”方
竹立家观点一:实名举报令人不放心
现代快报:实名举报受到了多个地方的重视,相关规定也是屡屡出台,但是网友的态度却与这种重视不同,很多网友直言不讳地表明了对于实名举报的不放心。
竹立家:实名举报确实是让人不放心的。首先腐败问题的产生是体制或机制问题,从最近这些年腐败案件的情况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一把手犯罪大幅上升,向管理层整体犯罪发展。换句话说,从体制或机制来看,根据腐败的成因,如一把手的腐败、监督问题,反腐败主要还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来选人,要扩大民众在选人上的参与度,不但要有好的渠道,还要有对一把手权力行使监督的平台。而现在,这个平台不健全,甚至看不见。
现代快报:被举报人掌握了举报人的姓名和其他信息,可以说是最令人担心的。
竹立家:让群众监督,现实情况是,举报到某一部门后,又转回到本单位解决,举报的材料也到了这个单位,最后谁都知道是谁举报的,这个是普遍现象,所以说,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的结局都一样。
现代快报:或许是为了打消社会上的某种顾虑,广东省纪委出台的《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实名举报暂行办法》规定,实名举报信禁交被举报人。
竹立家观点二:
奖励举报人是最没有水平的规定
竹立家:这些年,问责制啊,准则啊,出台了不少,不过如果文件能起作用,腐败现象早就玩完了,关键在于这些规定能不能起作用。现在看来,对举报人进行奖励是最没有水平的一个规定,不会对反腐败起多大的作用。对提高群众反腐的积极性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群众也会权衡:举报材料来回转一圈,最后受到打击报复的还是自己。“不得打击报复举报人”早就有规定了,但是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事件发生太多了。
现代快报:对一些反腐倡廉的规定或制度来说,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什么?
竹立家:要把现有的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在体制问题上下功夫。
现代快报:说到体制或机制,遏制腐败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竹立家:关于反腐败,在制度与体制方面,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在法规上不能说没有重视,也不能说少,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要关切到,这就是一把手的选人,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一把手的选人是事实上的委任制,现在的“民评官”等活动,都是副职在受评价,也是副职的岗位参与选拔。这样一来,正职在一个单位权力很大,可以说有无限用人、无限用财的权力,群众根本不敢监督。所以说,要想遏制腐败,首先要在真正落实人民的选举权方面多研究,这也是民主政治的核心。
现代快报:2009年3月19日《北京日报》报道说,有统计显示,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中,80%以上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
竹立家:检察机关是专门监督权力运行的,如果80%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那么检察机关不是形同虚设了吗?
现代快报: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施杰提交议案:建议政府鼓励网络举报,为防止打击报复,他还建议取消网络举报实名制的“门槛”,大部分网民表示强烈支持。单从技术上而言,您觉得是实名举报好,还是匿名举报好?
竹立家:当然是匿名举报好点,主要原因刚才也提到了一些,没办法,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就是这样,要是一个实名举报的人丢了工作后,也很难有单位想要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爱告状”,谁还敢要呢?
快报记者 刘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