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好书快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买名牌时应遵循“划算公式”
· 庄岩家的台灯被人动了手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买名牌时应遵循“划算公式”
  [内容简介]

  想要变成有钱人,成为市场赢家,确实有些方法和纪律必须去遵守、执行。如果你自认是“理财白痴”,但又想轻松跨入理财的门槛,相信我,这本绝对是很好的入门书;如果你是投资高手,却又想精益求精,多多参考别人的经验,那么,这本书也不会让你失望。

  [上期回顾]

  理论上,在做决策时,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投资理财,都应以理性为依据。不过,人是情感动物,当感性像头狂奔的野马,加速往前冲时,理性的绳索再怎么牢固,往往也拴不住感性。

  你是血拼大王吗

  自以为理性消费,但在旁人眼中,你却是个疯狂的“血拼大王”吗?别懊恼,做完下面小小的测验,你就能明白:是别人误会你,还是你根本不认识自己。

  请凭直觉回答下列问题,最后相加得总分,并参照后面解释。

  1刚拿到10万元的年终奖金,你会计划怎么花?

  (a)到欧洲度假,全部花光。(b)到邻近国家旅游,剩下的一半存起来。(c)全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收到信用卡账单,看完消费金额时,你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

  (a)不记得花这么多钱,而且可能缴不出全额。(b)和预期差不多,应能全部缴清。(c)很少刷卡消费,几乎不仔细看账单。

  3大卖场正在低价促销42寸液晶电视,你会……

  (a)立即刷卡带回家!因为难得打折,不买可惜。(b)有点心动,但价格还不满意,打算等更便宜再说。(c)在卖场看一下爽过就够了,毕竟家里电视又没坏!

  4你很喜欢电脑游戏,虽然手边已经有一台PS2了,可是PS3即将上市,你会如何打算?

  (a)两台功能又不一样,一定要再买一台PS3。(b)等PS3上市一阵子再说,如果真的好玩,就会去买。(c)产品日新月异,买不完啦!与其自己花钱,不如跟同学或朋友借来玩,还比较划算。

  5百货公司换季折扣,名牌衣服原价8000元,特价只要2500元,你会买几件?

  (a)3~5件,机会难得,不买可惜。(b)1~2件,买些名牌衣服过过瘾也不错。(c)1件也不买,因为路边摊一件只要390元。

  6你每月的娱乐花费,比生活所需(房租或房贷除外)多还是少?

  (a)多出两成以上。(b)差不多,两者差距不到一成。(c)少于两成以上。

  7平常放假时,你最常做的休闲活动是什么?

  (a)逛百货公司、唱KTV。(b)看电影、阅读等室内活动。(c)爬山、打球等户外运动。

  分数计算:

  凡是回答(a)者得3分; (b)者得2分; (c)者得1分

  18~21分→过度消费指数80分

  就算你不是疯狂的“血拼大王”,也称得上是厉害的“爱买族”。“喜欢的,通通买回家”是你内心的渴望,在亲友眼中,你是一个肯买、乱买、狂买,就怕买得不够的狠角色。小心债台高筑。

  13~17分→过度消费指数60分

  你有购物的癖好和冲动,但又担心会沦为“月光仙子”,所以有时会节制一下欲望。不过,骨子里还是十分享受血拼的快感。因此,你会为了喜欢的物品,而鞭策自己努力赚钱,最后快乐花钱。

  8~12分→过度消费指数40分

  你是个精打细算、谨慎消费的人,购物时总会货比三家,除非价格满意,否则不轻易出手,但偶尔还是会为了“面子”和“心情”,而爽快消费。

  7分以下→过度消费指数20分

  恭喜你,总是量入为出,不盲目消费,只为生活所需而消费,最具备成为有钱人的潜力。

  精算名牌的合理买进价位

  年轻的时候,在法鼓山上课时,师父一再谆谆教诲:“‘想要’不等于‘需要’。对于不需要的物质欲望,应该慢慢学会舍弃。”由于当时人生历练不够,我很难体会这句话的含义,直到认识王品集团董事长戴胜益,才有如当头一声棒喝,顿时大生警觉。

  别看戴胜益现在飞黄腾达,旗下九个餐饮品牌,包括王品、西堤、陶板屋、聚火锅、原烧烧烤、ikki怀石料理等,都有各自拥戴的消费者,创业初期,他可是过着荒唐的“公子哥”生活。

  当时,他曾一季花75000元聘请造型师帮忙打点行头,非名牌服饰不穿,每天还有司机开着宾士车负责接送,让他往来交际时,面子十足,更不用说加入扶轮社(是依循国际扶轮的规章所成立的地区性社会团体,以增进职业交流及提供社会服务为宗旨;其特色是每个扶轮社的成员需来自不同的职业,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及地点每周召开一次例行聚会。)等社团,就是为了认识更多有钱人,互相“拼”一下财富所换来的名牌“档次”有多高。

  直到公司发生了一件意外,才彻底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原来,公司有一位每天只赚400元,下班后还背着布袋到处捡铝罐的洗碗阿姨,在某天晚上,为了捡一个滚到路中央的铝罐,而活活被卡车撞死。

  “这件事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同样在一家公司,有人为了捡铝罐而车祸身亡,而我却极尽奢华地过日子!”从此之后,戴胜益决定为人生重新定位方向:换掉宾士车,收起名牌衣,取而代之的是3件1000元的衬衫、4条1000元的领带,走路半小时能到的路程,就靠双脚走路,绝不搭计程车。“简单就是享受”,俨然成为戴胜益日后的生活哲学。

  在能力范围内,买名牌并不是罪恶,不过,若能聪明消费,买到便宜又耐用的名牌,说不定会更划算。毕竟,名牌为了维持一定的品牌声望,每年都会砸下一大笔广告预算,尤其近几年竞争激烈,新品牌纷纷崛起,老品牌没有退缩的理由,于是,行销战打得愈来愈火热,部分费用自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由于工作关系,我采访过不少经营自有品牌和一些只负责代工的服饰、家具业者。根据他们所提供的资料,我仔细算过,平均来说,这些商品原料与其他营运成本的总费用,约是终端售价的2至3成。举例来说,一套定价10000元的洋装,工厂出货成本价只有2000元。

  剩下的8000元跑哪儿去了?正是制造业者(工厂)和零售商(如店面、百货公司)的获利来源。因此,如果一个名牌商品打8折,表示制造和零售商都还有得赚,只是少赚一些。如果打到6折,表示双方已经协调好各让一步,才能各有赚头;如果下杀到3折,通常是双方为了提高仓库运用率,或是想赚些现金进来,才会不惜成本出清。

  我不偏爱名牌,但超爱精打细算,只要是折扣后的名牌,都会让我觉得划算,如果刚好又有生活上的需要,我就会买下。

  至于怎样才称得上划算,我自己有一套独门秘诀——“划算公式”:折扣后售价÷1000≤预期使用年限→值得买进。

  例如,3年前,我到内湖某家折扣店闲逛,看到一双红色克拉克皮鞋非常喜欢,原价5600元,零码特惠价2500元,算了一下,相当于4.4折,有点心动。后来,我就套用这个“划算公式”:2500÷1000=2.5,且依克拉克消费者的口碑,这双鞋子至少可以穿3年以上:2.5<3,于是我当场决定买下。

  事后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3年过去了,除了因为走路习惯关系,脚后跟有点磨平外,其他部分完好如新。比起之前买的一双2000多元的国内品牌,穿个一两年就坏了,实在划算许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