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是日本知名漫画家安倍夜郎的“治愈系”作品,漫画主要描写一个从凌晨零点经营到早上7点的小食堂。虽然菜单简单,但老板表示,只要是客人想吃的东西都可以叫。一个个“暖乎乎的小故事”,让读者十分喜欢。
年初,这套漫画的前四本进入内地,翻译者是25岁南大毕业生陈颖。
颇有日语天赋的陈颖2006年报考南京大学,“父母希望我学新闻,我想要学语言。”抱着第一志愿可能不被录取的想法,陈颖做了妥协,第一志愿填新闻,可最后还是“成功”被新闻专业录取。
在度过了自觉“失败”的1年后,陈颖坚决地转了系,由于“心仪的在法国的学长已经有女朋友了”,最终她没有选择法语,而是因为日剧和动漫而着迷的日语。
就是这个“零基础”的学生,专业课在系内一直保持在二三名。
大三时,陈颖被选拔到日本奈良的女子大学交换学习,由于每天和日本学生一起上课,她不得不每晚恶补日本文学,甚至用日文看完了歌德的作品《浮士德》。
后来回国,陈颖突然发现“很糟糕”,“大家工作都定了,我还没开始找。”于是,陈颖匆匆签了个翻译公司,可1个月后就辞了职。“做的是计算机翻译,喜欢的日本文学一点用不上。”
辞职后的一个多月里,陈颖发了一千多封求职信。陈颖大致描绘了一下当时的窘境——考研未必考得上,工作不稳定,窝在江宁一个租的小房子里,身边同学该工作的工作、该结婚的结婚。
但令陈颖骄傲的是,虽然翻译一千字只有几十元,但考研那段时间,她始终没有问家里要过钱。
2012年3月,研究生面试前后,陈颖在网上看到了《深夜食堂》的试译机会,“试译完就放弃了。”可有一天,她突然收到编辑的邮件,“以为大概是‘谢谢你,我们已经找到了’,结果是‘恭喜你,你被选中了。”
暑假还剩一个月左右,陈颖一口气翻完了前3本书。开学后,作为《深夜食堂》资深粉丝的导师得知了这件事,也十分支持。
陈颖颇为自豪地说,到4月份,自己翻译的后4本漫画也会上市。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