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起那些争吵,夜里都流泪睡不着,难道这辈子就真的不见了吗?”家住福建路港宁园小区的陈奶奶伤心地说。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挹江门街道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家政员尚晓云,来到了陈奶奶家,她女儿已经大半年没回家了。“老人最希望的是子女的关心和疼爱,真希望这个国庆节子女们都能回家看看老人。”尚晓云说。现代快报记者 仲茜
女儿已经大半年没回家
71岁的陈奶奶是安徽人,30多年前跟着丈夫来到了南京定居。6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由于腰和腿不太好,还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陈奶奶生活得很艰辛。“去菜场买菜,走一趟要歇好几次,腰腿痛走不动啊。”陈奶奶直摇头,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陈奶奶的亲戚大多在安徽老家,她倒是有一个女儿,却有大半年没有来过了。说起女儿,陈奶奶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原来,这个女儿是陈奶奶的养女。“那时候老家穷,哥哥家有4个子女,生活困难,家里人就商量让我领养哥哥家的孩子。”后来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南京,陈奶奶和丈夫省吃俭用,抚养小玲。“小时候都挺好的,直到16岁初中毕业后工作,女儿和我们之间有了矛盾。”陈奶奶回忆说,因为谈恋爱、结婚、争房子所有权,她和老伴与女儿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吵过架,说了很多气话,老头去世那年都没有停止闹矛盾。”陈奶奶哭得更厉害了。
今年春节前,安徽老家另一个侄女来看望陈奶奶,得知小玲和老人闹矛盾便前来相劝,但一番好心却加深了母女间的矛盾。“小玲以为是我从老家喊人来和她争财产,她一听就生气发脾气,打那以后再也没回家。”今年中秋节,陈奶奶第一次一个人过节,她给小玲打电话,几次都没联系上。
说过的气话请你忘了吧
尚晓云拍着陈奶奶的背,安慰着老人,但老人始终流着泪。尚晓云说,最近陈奶奶常常突然伤心地哭起来。“看她那么伤心,我很心疼,”尚晓云说。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大家都应该相互忍让相互理解,子女更应该多孝顺。”尚晓云始终都在劝老人,忘记曾经的矛盾、吵架、气话,试着和女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老人非常希望女儿能回家,两人都敞开心扉,交谈一次。”尚晓云说,中秋前,陈奶奶多买了很多菜放在冰箱里,就等着女儿上门来,一起吃个团圆饭。
在尚晓云的劝说下,陈奶奶终于抹去泪水,她希望快报能联系到她女儿,代她说一句,“以前说过的气话都忘了吧,请你回家!”
更多老人期待儿女回家
其实,盼着自己子女回家的老人还有不少。在心贴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6年的尚晓云介绍说,每到逢年过节,她和姐妹们就格外忙碌。“过节老人子女不回家,我们就要多照顾。”
近期尚晓云服务的6位老人中,就有3位是独居空巢老人。今年中秋节,她就是先照顾好3位老人,才回家和自己家人团圆。而中秋节三天假期的晚上,尚晓云都没顾得上陪从东北老家来南京的妈妈,而是依然陪护着86岁的凌奶奶入睡。“老人有心脑血管病,一个人睡觉不安心。”
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尚晓云也安排满了服务时间表,每天陪1户老人过节。然而,尚晓云也吐露心声,“不管我们多么尽力,都比不上子女回家能让老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