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林逸鹏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架上绘画艺术家,要想理性地把握世界,“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句话仍然具有真理性和权威性,对于中国画同样适用。

  素描同样是中国画的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在中国画界经常流行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画家可以不练习西方式的素描一样可以画好中国画。其理由是我们的古代画家没有练过西方素描不也是画得很好嘛。

  这种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第一,这个观点把艺术看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其言下之意我们还可以继续画出像古人那样的绘画。但是,艺术随着时代而改变,这是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常识,清代初期的石涛就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所以,即使可以继续画出像古人那样的绘画也毫无意义。

  第二,这个观点古人都不同意。历史可以证明古代的艺术家是时刻善于吸收外来艺术的,众所周知,他们曾经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很大影响;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同样如此,在明朝 来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所带来的西方艺术就被他们吸收,到了清代意大利的郎世宁直接就当了50多年的宫廷画家,深受皇室喜爱。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大量输入的西方艺术对中国画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三,这种观点的本意可能是要强调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艺术,走自己的路,别理会西方艺术,当然也就不需要练什么素描了。这种想法看上去很有个性也很有面子,因此,在中国画界得到某些群体的支持。但同样是站不住脚的。1.它把中国画与其他文明孤立开来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行为,任何一个健康的文明都不会排斥、拒绝其他文明。因为,只要是健康的文明都要思考、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些人类共同的问题,并在相互交流、沟通中升华各自的文明,除非自身是不健康的文明才会排斥、拒绝其他文明;2.这种把中国画隔离于其他文明的方式,与清代的闭关自守是一个性质的。闭关自守的结果是使自己的文明更加狭隘偏执,以至于妖魔化。现在一些中国画家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把自己装点得像古人的活化石一样,就是这种妖魔化的外表症状。艺术家应该有一个广阔的胸怀,西方艺术与中国画都是人类共同的传统,文明没有国界,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发扬。3.基础素描的本质是用最简洁明了的有效方法去理解、描绘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西方艺术的素描采用了透视、解剖、明暗这些方法,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所达到的能力是不如西方艺术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学习西方艺术中的素描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正确的。4.从中国画历史看,纯粹用古人的方法画古人的画到清代“四王”确实是穷途末路了,已经到了只能画一些如徐悲鸿所说的“自来山水”的境地,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再用生命去证明一条死路。这种把古典大师成功的方法移植到现代艺术家身上,本质上是忘却了时代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犯了一个刻舟求剑式的低级错误。

  独家授权《艺+周刊》刊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