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谢文龙
天气预报说明天是进入冬季的第一次大范围降温,温度下降10℃以上,并伴有大风。说降温就降温,真让人措手不及。我赶忙从衣橱里给孩子找出羊绒衫和冬季校服,一边找,一边想起小时候母亲教我抗风暴的事。
那时家里很穷,御寒的衣服只有那么几件。记得我当时上身里面穿的是套头棉毛衫,中间穿的是开司米线衣、光面的绒毛衫,外面套一件厚棉袄,最外面穿一件单褂子。下身穿的是跟上身一样颜色的光面绒毛裤,外面套一条单裤。只有这些老式破旧的棉衣也就罢了,可替换的仅有一套,长时间穿,破损多,几乎每件棉衣上面都缀有补丁。兴许是厚棉袄不用贴身穿,不容易脏,又可能是做一件棉袄要花费很多钱,一个冬天我只有这一件棉袄,露出褂子的棉袄袖口黑脏如漆、油亮似镜。
同学们有的穿着羊毛衫线衣和滑雪衫外套,整个人显得轻盈又有精神。遇到他们,我都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起走,觉得很没面子。
有时我就跟母亲哼,想要一件羊毛衫或者滑雪衫。一到这时候,母亲就面露窘色,很为难地说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们买这些。全家种的粮食交了上缴款,还要替爷爷还当年借集体的欠债,再留下一家四口人的口粮,几乎没有剩余的钱了。父亲闲时开拖拉机跑运输挣点钱,也不是天天有活干。有时候货主一时不结账,连柴油都要跟供销社赊账。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已经非常吃力,想让我们穿得更漂亮一点,父母显然力不从心。
有一年冬天,我和哥哥去摘棉花,一下午摘了满满两蛇皮袋,卖了20块钱。我们把钱拿回家,母亲大度地让我们一人去买一套新棉毛衫。捧着散发着香味的新衣服,兴奋得身上都暖和了许多。但是,这样的情形并不多见。
每年寒潮来临前,听着门外呼啸的寒风声,母亲总是鼓动我们说:“孩子,头一个风暴你们不要怕它,直起身子、挺起脖子往前走,就不会觉得有多冷。实在要感觉冷,你们就跑跑跳跳,身上就会暖和了。抗过这阵风暴,身上就是穿得少,后面再冷都不怕了!”正如母亲所说,抗过这头一个风暴以后,后面降温的天气里尽管我们比别的孩子穿得少,但却不像刚进入冬天那么寒冷,也就不再向母亲提出要羊毛衫和滑雪衫的要求了。
手捧着给孩子准备的棉衣,想想当年饥寒交迫的生活,我理解了母亲当年的无奈。她何尝不想给我们穿得暖和一点、漂亮一点呢,在贫穷的日子里,她教我们学会抵抗风暴,也是伟大的母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