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之椿桦专栏】
拒绝舆论监督的形式有很多种,但发生在广州的这一种,绝对是超级前卫的。
据《羊城晚报》10月28日报道,在黄埔大道交通整治工作会上,记者就封闭部分行车道是否应该征询市民意见一事采访了广州天河区交警部门,正当天河交警大队大队长向记者解释时,他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回了记者一句:“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
原以为,在逮军局长的“记者替谁说话”这番“高论”之后,不会有更雷人的拒绝采访言辞了。现在看来,在官话中,的确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可以想见,面对舆论监督,有些人不耐烦了,对“封闭部分行车道该不该征求民众意见”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已经是非常反感了,以至于可以不顾身份和场合,说出街头小混混都不一定说得出来的混账话了。
其实,官员们发出此类雷人之语,也显示出积极的一面——我们的舆论监督更深入了,弄得官员们不知所措,答非所问,臭话连篇。如果没有舆论的穷追猛打,少数官员们的素质之低也不会昭然若揭。
广州这位不愿透露身份并立马离座而去的“牛人”,意欲以“屎”羞辱记者,但显而易见,臭的却是他本人和傲慢的权力。
大家都知道,“拉屎”是个私活儿,以此打比方来回答大家关心的公共问题,如果不是理解能力差,就是某些官员本身就有说脏话臭话的癖好。
事实上,说出此类臭话的官员并不少见,最著名的非深圳市海事局原党组书记林嘉祥莫属。他曾经被指猥亵幼女,在女孩父母找其理论时,他说:“我是交通部派来的,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事情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最终变得臭名昭著的并不是他所指称的“屁民”们。
虽然,一些官员口出脏话弄臭了自己,但如此嚣张的公然侮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公众的感情和政府形象。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将此类官员公之于众,对其进行消毒去臭。广州这位提出“拉屎论”的人士就坐在交警大队长的旁边,想必不会是个“临时工”,其职位应当不会太低,要弄清其身份也并非难事。当然,我们更期待这位“牛人”敢作敢当,不要让政府形象因他个人而背黑锅,更多官员因他而沾染了臭味。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有时事评论集《舆论尖刀》问世)